诗词大全

《谁识》

梅花香未已,早是杏花时。
身老春游倦,心恬夜梦知。
百杯圣俞酒,万首放翁诗。
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谁识》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梅花和杏花为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梅花香未已,早是杏花时。
身老春游倦,心恬夜梦知。
百杯圣俞酒,万首放翁诗。
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的变化为线索,通过描绘梅花与杏花的交替开放,表达了岁月流转、时光更迭的主题。诗词开篇,梅花的香气尚未散尽,而已经是杏花盛开的季节。这种对花朵生命短暂而易逝的描绘,暗示着人生的瞬息万变和无常性。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不再热衷于春游的心境。他感到身体疲倦,对春天的游玩已经失去了兴趣。然而,他的内心却依然宁静,能够在夜晚的梦境中得到慰藉和启示。这种对内外对比的描绘,反映了人生阶段的变迁和心灵的成长。

下一段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学识和才华。他提到了"百杯圣俞酒"和"万首放翁诗",暗示自己饮酒作诗的才情和成就。这里的"圣俞酒"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们相聚时所饮用的美酒,而"放翁诗"则指的是文人放下世俗束缚,随心所欲地写诗的作品。通过这种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自豪和自信。

诗词最后两句"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境遇的思考。他认为,现世的人们很难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文学成就,只有神仙境界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境界上的超越和自我定位,突显了诗人对自己与世界的独特认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与杏花的对比、对春游和梦境的描绘,以及对自身才华和境遇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独特的生命观和艺术追求。

  • 《和赵生二首》

    遍游南北与西东,欲访人间国士风。处世甚疎皆笑我,宅心无累独奇公。诗才自愧非三上,酒圣相从又一中。芍药待开应且住,莫令清赏转头空。

  • 《已亥杂诗 243》

    怕听花间惜别词,伪留片语定来期。秦邮驿近江潮远,是剔银灯诅我时。

  • 《题耕隐卷》

    山下巢云梦亦清,陇头耕雨绿蓑轻。时人共指庞居士,为借农书一到城。

  • 《槿花》

    仿佛戎葵劲且柔,托名日及叹生浮。苦怜相态无多艳,空缀郊原度一秋。红澡暮零篱□上,翠深凉过屋山头。风英掩映枯茅把,勾引行人觅酒流。

  • 《次韵子瞻题岐山周公庙》

    周人尚记有周公,禾黍离离下有宫。破豆烝豚非以报,野巫长跪若为通。山围栋宇泉流近,凤去梧桐落叶闬。有客赋诗题屋壁,二南犹自有遗风。

  • 《送周寺丞知落南》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