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谁氏子,学道要长仙。
人世岂不乐,何苦求上天。
反首顾我语,子岂得谓贤。
智如扑灯蛾,甘就膏火煎。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谁氏子》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缥缈谁氏子,
学道要长仙。
人世岂不乐,
何苦求上天。
反首顾我语,
子岂得谓贤。
智如扑灯蛾,
甘就膏火煎。
中文译文:
神秘而飘渺的谁氏之子,
修行道法以求长生不死。
人世间难道不是快乐之地,
为何苦苦追求上天仙境。
回头顾及我的言语,
难道你能自称为贤者吗。
聪明智慧宛如扑灯的蛾子,
甘愿投身于油火之中煎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对追求长生不死的思考和反思。诗人首先用缥缈不可捉摸的方式形容了这位谁氏之子,他致力于学习修行,追求成为仙人。然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人类生活在世间,难道不应该享受人世间的快乐吗?为何要苦苦追求超越人世的仙境。
接下来,诗人反转视角,以反问的方式与那位追求仙境的谁氏子对话。诗人质问他是否真的可以自诩为贤者,是否真的智慧如同扑灯的蛾子,愿意投身于油火之中煎熬。
这首诗词通过对长生不死追求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追求超越自然、追求不朽的质疑。诗人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生活,享受人世间的快乐,而不是一味追求虚幻的仙境。智慧不仅仅体现在追求超凡脱俗,更体现在对人生的真实体验和智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