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龙吟(再和)》

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
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
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
向临岐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
更藩篱、穴犹据虎。
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
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
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龙吟(再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涯舍我先归,
还知我以何时去。
浮生萍梗,
南辕北旆,
之吴之楚。
岂偶然哉,
祗堪一笑,
无庸多语。
向临岐赋别,
丁宁祝望,
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
更藩篱、穴犹据虎。
良机一失,
付之谁手,
探囊堪取。
君对天庭,
上咨西事,
历陈条绪。
问相如、汉指来宣,
果何益、亦何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别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他舍弃了世俗的追求,选择提前离开天涯返乡,但他也思考着别人会知道他何时离去。接着诗中出现了一系列描写人生短暂和变幻无常的景象,比喻了人生的浮躁和无常。

诗中提到吴楚两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在思乡的同时,也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他认为这一切并非偶然,只值得一笑,不值得多言。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临别的场景。作者在离别时赋诗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希望能够一步步地迈向更好的未来。然而,他也感叹自己头脑有限,有许多机会和可能都被错过了。诗中提到的藩篱和穴虎,暗喻了人生中的阻碍和困境。

最后几句,作者借用了历史典故,向天庭的君主请教,询问古代的贤人相如和汉指来宣,他们的事迹到底有何益处,是否值得为之苦心追求。

整首诗词以离别和人生的思考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和反思。诗中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期许。

  • 《古意》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

  • 《题胡仲威文藁》

    熟读执事文,恍如入宝山。瑰异千万种,一一无可删。瑶草既俯拾,珠树亦仰攀。美玉不知数,照映穹壤间。大者中圭瓒,小者堪佩环。居然郊庙器,胡为委荆菅。嗟余颇识宝,对之清涕潸。携寘蔀屋内,虹气惊市阛。常恐阳虎辈,窃去亡繇还。何当变姓名,袖出函谷关。

  •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桃花春水涨,之子忽乘流。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 《和张太中馆于西湖》

    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太平鱼鳖今咸若,岂系区区一老翁。

  • 《张丞见和次韵答之》

    男儿鼎珍食,富贵倚稽古。不然东山车,稳载十眉女。可怜强项令,俗尘塞肠腑。端如溧阳尉,老诉食荠苦。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