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月亦常有,今夜独娟娟。
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
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
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
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
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
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
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水调歌头(川溪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皎月常常出现,今夜格外明亮。
浮云收敛,遍布万里天空,而人却在水晶般的床榻上。
仰首望见银河清澈,翘首迎接金色狂风,全身毛发都感到寒冷。
宇宙无边无际,蚂蚁却依然繁忙地回旋。
渔翁倚在船上,撑着小船,在柳树的阴凉下。
垂钓者放下鱼饵,片刻即可钓到两三条新鲜的鱼。
招呼客人烹鱼,品酒作乐,陪我高吟长啸,醉倒即是美妙的安眠。
何必乘坐神马去,已经是地上的仙人。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和渔翁垂钓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赞美,以及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怀的手法,将宇宙的辽阔和繁忙的蚂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的渺小和自然的壮丽。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美景和渔翁垂钓的安逸场景,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和快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修身养性的境界,表达了对真正的仙人境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宇宙的广阔和自然的美好的感悟。同时,通过描写渔翁垂钓的场景,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借景抒怀的手法,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壮丽和人生美好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自由和欢乐的感觉,同时也点明了人生的价值追求和修身养性的境界。
风软湖光远荡磨。春衫初试薄香罗。踏青无计奈君何。莫笑老来多岁月,肯教闲去少诗歌。长安陌上有铜驼。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曳练为银汉,熔金作月波。桂华斜丽处,鳷鹊得光多。云叶三秋净,菱花一镜磨。宫担晖水竹,观影澹星河。雾湿残宵柝,霜明欲晓珂。口头余映在,剑佩已相摩。
初辞楚泽到吴村,访旧嗟君古道存。欲治匆匆归后计,难留款款坐中论。雪迟似让梅先白,月早如愁树已昏。此别终非前别远,孤舟江上莫销魂。
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相思何处,梦入蓝桥左。归期还细数,愁眉锁。薄情孤雁,不向楼西过。故人应怪我。怪我无书,有书还倩谁呵。
自读高阳赞隐君,便知名与此山存。凭栏须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载魂。殿上风幡飞海燕,寺前石峤过江豚。何人瘗鹤无踪迹,犹有残碑没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