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不上长安道,霜鬓几惊秋。
故人何在,时序欺我去如流。
赏对洛滨仙伯,共说芗林佳致,魂梦与追游。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东楼。
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十年笑傲、真是骑鹤上扬州。
却忆金门联辔,晓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
明月今千里,何计缓离忧。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再用前韵)

不上长安道,霜鬓几惊秋。
故人何在,时序欺我去如流。
赏对洛滨仙伯,共说芗林佳致,魂梦与追游。
更唱中秋句,得月上东楼。
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十年笑傲、真是骑鹤上扬州。
却忆金门联辔,晓殿催班同到,高拱翠云裘。
明月今千里,何计缓离忧。

中文译文:
不上长安道,白发几经秋。
故人何在,时光欺骗我如流。
赏赐洛滨的仙伯,一同谈论芗林的美景,灵魂梦中追游。
再唱中秋的句子,登上东楼赏月。
云岩底,秋香下,楚江头。
十年来笑傲,真的骑鹤上扬州。
回忆起金门联马,早晨殿上催促一同到达,高拱翠云裘。
明亮的月亮今天千里之遥,如何能减缓离别之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弥逊创作的水调歌头,采用了前韵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霜鬓、白发和秋香等意象,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诗人思念故人,感叹时光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追求。诗中还描绘了赏月和回忆过往的情景,通过对月亮和金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和离别之苦的思考和感叹。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秋天和月亮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 《周少隐留春词帖赞》

    弦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激徵含商,舒华发英。固所以合融怡寺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晴蜓。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 《昭应官舍书事》

    县在华清宫北面,晓看楼殿正相当。庆云出处依时报,御果呈来每度尝。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

  • 《句》

    怀人空结九回肠。

  • 《赏茶》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 《书意》

    唐尧授人时,妙用均造化。我读七月诗,周室亦其亚。彼用治四海,我敛之一身。至理之所在,太山等微尘。链气以成真,岂复有它术。譬如尊六经,百氏当尽黜。

  • 《浣溪沙(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浣溪沙)》

    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年年戏马忆吾乡。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白衣才到共飞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