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
这番酒,□□□,未及宾。
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诗词:《水调歌头(雪中篘酒,恰得三十六壶,乃酹黄山之神,而歌以侑之)》
朝代:宋代
作者:汪莘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
这番酒,□□□,未及宾。
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中文译文:
在春天的小月光下酿造秫米酒,取雪花清晨的酒。
漏壶中插满了浮动的蚂蚁,涌起碧绿的鳞片。
谁能察觉到东风的悄然来临,携带梅花的香气悄悄地渗入,瓮中清净无尘。
一看到酒的容颜,就能感受到酒的心意。
这番酒,□□□,还未赏尽。
黄山的图景,重现了过去的境界,令人喜悦。
三十六峰峻峭如云,三十六条溪流如烟水,三十六壶春意盎然。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汪莘创作的《水调歌头》。诗中通过描写酒的酿造过程和描述黄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酿造秫米酒的情景,春天的月光下,用雪花取酒,漏壶中浮动的蚂蚁和碧绿的鳞片都象征着酒的精美和独特。东风的到来带来了梅花的香气,轻轻渗透到酒中,使酒更加纯净。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美酒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后半部分以黄山为背景,黄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以其壮丽的山峰和美丽的景色而闻名。黄山有三十六峰和三十六溪,这些山峰和溪流都呈现出云雾缭绕的美丽景色。三十六壶则象征着黄山的美景如春意盎然的美酒般令人陶醉。通过描绘黄山的壮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黄山之美的赞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寄语,他自称是境中人,意味着他对黄山的景色与境界有一种深入的理解和共鸣。整首诗通过对酒和黄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美的酿造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境界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酒和自然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酒和黄山景色的描写,融入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酒的香醇和黄山的壮丽,引发读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共鸣。
御热蕉衣健,扶羸竹杖轻。诵经凭槛立,散药绕廊行。暝槿无风落,秋虫欲雨鸣。身闲当将息,病亦有心情。
天道若不神,何以惊物而惧人。君道若不神,何以号令鼓万民。故对人以是而设教,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鸡足峰前,黄梅流口,逗到冷泉几制肘。若谓凌霄非正传,毕竟衣法属谁手。野犴吼,虚空昨夜翻筋斗。
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海上仙人醉露桃,梦翻三点岚光落。珊瑚支拄鱼眼红,皱波髻挽淋漓风。琅缥岛藏翠寒滴,鹤翎洒影青围中。嵌空倒镜扶桑户,锦扈嘶春香玉庄。石上曾孙开竹书,菱花飘入晴空雨。曾孙钓海深濡踝,叹世酸眸叶黄昚。书中伯玉术不朽,回首纶竿系左肘。
岁晚何人肯卜邻,梅於我辈最情亲。两山尽是经行处,一雪不知多少春。先后花随人意思,横斜枝写月精神。寒香嚼得成诗句,落纸云烟行草真。
一毛头上一如来,一一如来鼻孔开。把得这般刀在手,剪教断了唤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