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

两岁是六_,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已办秫田数顷,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屋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多在病坊弗悟,美_甚时瘳。
膏秣归盘去,无乐亦无忧。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蒲制帅以喜雨韵为寿,和以谢之)》

两岁是六_,
万里客他州。
一眉新月西挂,
又报桂花秋。

想见吴中稚子,
已办秫田数顷,
更种橘千头。

堪笑新亭酒,
空效楚人囚。
饭甘粗,衣任恶,
屋从湫。

世缘道眼看破,
闻早问先畴。
这服清凉散子,
多在病坊弗悟,
美_甚时瘳。

中文译文:

年纪虽小只有六岁,
却远客他乡万里州。
一弯新月西边挂,
又传来桂花的秋香。

想见到吴中的稚子,
已经办好了几顷秫田,
还种植了千头橘树。

可笑新亭的酒,
空效仿楚人囚。
饭菜虽粗,衣服任恶,
房屋来自沼泽。

世缘道眼看破,
早听说先畴。
这服清凉的散子,
多在病坊不懂得,
很美好时病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年纪虽小但已成为远客,离开家乡到了陌生的地方。新月的出现和桂花的香气传来,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诗人怀念吴中的稚子,同时也展示了他在吴中的成就,已经办好了一片片的秫田,种植了许多橘树。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和自然丰饶的向往。

接下来,作者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新亭的酒,以及他们仿效楚人的囚禁状态。作者用粗糙的饭菜和破旧的衣服来形容自己的生活状况,房屋也只能依靠湿地。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看透。他认为世缘和道理都是虚幻的,早已看破,听说了先人的智慧。他提到了一种清凉的药物,这种药物常在病坊中使用,许多人却不理解其美好的功效,只有在病愈时才能真正领悟。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和感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 《采莲女》

    舟中采莲女,两两催妆梳。闻早渡江去,日高来起居。

  •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底叹兹岩省见稀,惯居故国看山围。应缘此日慰岑寂,聊遣清诗为发挥。

  • 《次韵沪帅范郎中再和所送李季允韵见寄》

    人老边关未得师,行违行速只安时。令随天阔风遥岭,语挟春来草梦池。旧垒无华閒睥睨,新机有句到侏离。孤衷耿耿无人会,只傍天公作己知。

  •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若待更遭秋瘴后,便愁平地有重泉。

  • 《和韩毅伯知命》

    春风盎盎杯中酒,流水潺潺膝上琴。个里有人真得趣,槐安一梦莫关心。

  • 《早岁》

    早岁耽诗老不工,但余多难似诗穷。忽来数纸丁宁甚,恍忆他时缱绻同。幕府十年公勿厌,风霜满面我思东。几因江发蛮夷涨,欲问渔翁借短篷。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