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
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
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
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
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
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
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敦礼,河北人。字仲由,本通州静海人,居溧阳。与弟敦诗同登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江宁尉、平江府教授、江东安抚司干官、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淳熙八年(1181)卒,官至宣教郎。有宫教集。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其著作《刍言》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下卷言学。
《水调歌头(垂虹桥亭词)》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
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
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
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
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
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
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中文译文:
倚着小船在太湖边,踏着月光行走在彩虹上。
银色巨浪一片无垠,渺渺茫茫,欲要漂浮进虚空。
我愿问瀛洲是何处,我希望骑着鲸鱼回去,挥手道别啊尘世的牢笼。
此生未能与世间相缘,就暂时在这美好地方悠然自得。
畅饮着湖光,披着晨曦的月光,抚摸着春风。
平生的豪情壮志安放在何处,江海的兴盛没有尽头。
身处千里冰壶之中,独自依靠着朱栏一声长啸,惊醒中天的沉睡的龙。
这样的快乐怎能多得起来,回去时莫要匆忙。
诗意:
这首诗以太湖边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厌倦和对理想乡的向往之情。诗中描述了美丽的景物和诗人内心的矛盾心境,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豪情的追求,展示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太湖边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银涛万顷、绵延无际的夜景,以及踏着月光行走在彩虹上的想象画面。诗中通过借景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远方理想乡的向往之情。他渴望离开现实的牢笼,返璞归真,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诗人表达了对豪情和理想的追求,将自己置身于江海的兴盛之中,与中天的沉睡的龙为伍,释放出内心的壮志豪情。最后,诗人嘱咐自己在离开时不要匆忙,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凭借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追求,以及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草宿披宵露,松餐立晚风。乱离嗟我在,艰苦有谁同。祖逖关河志,程婴社稷功。身谋百年事,宇宙浩舞穷。
野鹤元同性,晴山正满门。那知有城市,初不异丘樊。水静嫌风挠,花开畏蝶喧。应当如是观,客至亦忘言。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问。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东。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己,谁适为容。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忡忡。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锺。
微火如萤度篆盘,明窗坐败几蒲团。群儿谁信老怀嬾,万事不禁醒眼看。道在箪瓢端自足,心闲天地本来宽。此生自断君知否?不办归装也挂冠。
身事未如意,眉头不暇攒。青衫笑官冷,白屋带儒酸,痴性生业澹,中年贫最安。不为温饱计,尽可耐饥寒。
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从来颠怪更心风。做尽百般无用。屈指八旬将到,回头万事皆空。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