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室依林麓,开门向水涯。
经过无俗驾,附近少人家。
洄洑潭成沫,嵌空石有窪。
幽居谁是伴,凫雁聚平沙。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双溪即事》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筑起房舍依靠在山林麓,敞开门户面向水的尽头。经过这里很少有俗世的马车,附近也稀少人家的烟火。水面上的漩涡成为浮沫,嵌入空石中有凹陷。幽静的居所,有谁作为伴侣?野鸭和候鸟聚集在平坦的沙地上。
诗意:
《双溪即事》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水之间的居所。诗人选择在山林麓筑起房舍,门户敞开,面对着水的尽头,远离尘嚣和喧嚣。在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俗世的马车经过,附近也很少有人家。诗人通过描绘水面上的漩涡和嵌入空石中的凹陷,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人感叹这个幽居,却不知道有谁作为伴侣相伴。最后,他提到野鸭和候鸟聚集在平坦的沙地上,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共生。
赏析:
《双溪即事》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山水间的幽静居所。诗人通过对居所的环境描写,展示了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筑室依林麓,开门向水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依靠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山水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通过“经过无俗驾,附近少人家”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僻静和隐蔽,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与尘世隔绝的宁静。
诗中的描写手法简洁而生动,通过描绘水面上的漩涡成为浮沫和嵌入空石中的凹陷,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细腻之美。这种细腻的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清澈溪水的流淌和自然石的纹理。
诗的结尾以野鸭和候鸟聚集在平坦的沙地上作为收束,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共生。诗人的选择使诗中的自然景观更加生动,读者可以想象到大自然中的平静与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山水之间的居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清净生活的向往。读者在阅读《双溪即事》时,可以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同时也体味到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细腻之处。
城南桓王墓,高冢何穹崇。昔为盗所发,冢开宝气空。孱然一髫孺,挥棰定江东。辟地余千里,义勇日已雄。万岁期永藏,谁能锢幽宫。英雄昔所在,燕麦摇春风。
候潮门外浙江西,曾忆浮舟自此归。万古波涛今日是,一身踪迹昔人非。愁侵壮齿头先白,泪入秋风眼易眵。日暮彷徨不能去,连堤疏柳更依依。
落日何山,人好在、凤凰城阙。还记否、长安城下,一杯离别。芳草连空春欲暮,落红千片飘香雪。忆使君、昨日出潼关,今三月。吾有意,从君说。君为我,能周折。想台中评议,正劳提挈。走马秦川尘土里,离愁一似年时节。问白头老母倚门心,何时歇。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浮云吹尽,卷长空、千顷都凝寒碧。兔杵无声风露冷,天在怜人寂。故遣姮娥,驾蟾飞上,玉宇元同色。天津何事,此时偏界南北。不但对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涤洗胸中愁万斛,莫问今宵何夕。老矣休论。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