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吸月。
桂树飞琼屑。
莫道胡床老子,怕风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
老大成痴绝。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说。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霜天晓角·杯中吸月》是宋代吴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霜天的清晨,我举起酒杯吸取月亮的光芒,
桂树上洒落下如琼屑般的霜露。
别说我这张胡床已经老朽,
我只是怕风露,因为它们太冷。
回首望去,曾经执子之手的云娥已然凋零,
老大不自量力,变得痴痴地绝望。
且让我沉醉于今宵的美景之中,
不要轻易向他人诉说。
诗意和赏析:
《霜天晓角·杯中吸月》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冷寞的场景。诗人吴潜通过将杯中吸取月光与桂树上的霜露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对于纯净、清冷之美的追求。他抓住了寒冷的早晨,用一杯酒来吸取那溢满天宇的明月的光辉,这种形象化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对于追求理想和追求真实之美的渴望。
诗中的胡床和云娥则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和人事的变迁。胡床象征岁月的流转,告诉我们时间的无情,人生的短暂。而云娥则是诗人曾经心仪的女子,如今已经折损残破,暗示了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人世间的爱情和美好也会凋零。通过对这两个形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沉醉和孤寂。面对今宵美景,诗人选择沉醉其中,暂时忘却身世的烦恼和纷扰。他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向他人述说,这是因为他深知人世间的善意和真诚并非常常可遇,他选择将自己的情感内化,只让自己心中明了。
总体而言,《霜天晓角·杯中吸月》以寥寥数语展现了诗人对于纯净美和真实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沉醉和内化的选择。这首诗词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传达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人忍於搏虱,习熟且解牛。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孰置汝太山?孰挤汝污沟?降福孰汝私?得祸孰汝雠?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愿君为尧舜之君。举一世民皆尧舜民。羡当年三渐,直声已著,近来四蜀,先虑尤深。事验平凉,眷隆当宁,指日须还公秉钧。愿公寿
独倚危楼一望长,恼人情处是斜阳。神州更在斜阳外,纵使无情也断肠。
水向东流竟不回,红颜白发递相催。壮心暗逐高歌尽,往事空因半醉来。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西楼怅望芳菲节,处处斜阳草似苔。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牌使前呼大队回,鹅车砲坐埋青草。黄河口,清水头,不声呜呼咽河不流。军中遗言更惨酪,灵夏名王亦屠戮。中间被掠边丁苦,牧放牛羊食禾黍。牛羊得食人转饥。日想南朝拜降去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