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润泽,其降也瀼瀼。
暖则为湛露,寒则为繁霜。
为露万物悦,为露万物伤。
二物本一气,恩威何照彰。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霜露吟》是宋代学者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地有润泽,其降也瀼瀼。
暖则为湛露,寒则为繁霜。
为露万物悦,为露万物伤。
二物本一气,恩威何照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霜和露的特性以及它们对万物的影响。诗中表达了天地赋予万物润泽的意境,描绘了霜和露的不同形态以及它们与温度的关系。当温暖的时候,露水会湛然而出,而在寒冷的时候,露水则会凝结成繁密的霜。露水给万物带来喜悦,但同时也会对万物造成伤害。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霜和露本质上是同一气息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既有恩泽也有威严,并在不同的形态下展示出它们的特点。
赏析:
《霜露吟》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天地之美的感悟。诗中通过对霜和露不同状态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多样性。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深意,探讨了相对而言的喜悦与伤害、恩泽与威严之间的关系。霜和露被视为同一气息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这种对二者的对比和联系,也可引申为人生中喜悦和痛苦、赏识和警惕之间的互动。整首诗通过简短而精炼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深邃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体悟。
高竹重林接翠微,夕阳分手柘冈西。莫忧世事兼身事,且逐东风进杖藜。
寂寂珠帘蛛网满。
古春去也怅须臾,问尔能思几日无。何必伤心催发白,会当动手补颜朱。妙龄劝赏雄浑语,达士耻随迂阔夫。我醉欲眠拈一瓣,今生弭忘不教枯。
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鸣不遇多。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奈愁何。典衣尚可供汤饼,蚤作清凉肯重过。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