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爽襟亭》

西冈独上每舂容,天接危亭四面风。
万室鳞鳞归眼底,一峰岌岌倚云中。
地灵人胜风流古,石秀山回气象雄。
曳杖频来无别意,喜观禾麦又年丰。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爽襟亭》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山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喜悦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爽襟亭
西冈独上每舂容,
天接危亭四面风。
万室鳞鳞归眼底,
一峰岌岌倚云中。
地灵人胜风流古,
石秀山回气象雄。
曳杖频来无别意,
喜观禾麦又年丰。

中文译文:
登上西山的爽襟亭,
天空与高耸的亭阁交相辉映。
无数的房舍密密鳞鳞,尽在眼底,
一座峰峦险峻,伫立于云霄之间。
这片土地灵秀,人文荣盛,有着古老的风韵,
山石秀丽,山峰回折,展现着雄浑的气势。
我频繁地踱步而来,并没有特定的目的,
喜悦地观赏着丰收的禾麦。

诗意和赏析:
《爽襟亭》以山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风貌,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喜悦之情。

首先,诗中的西山及其上的爽襟亭被描绘得高耸壮丽,与天空相连,四面受风吹拂。这种景色给人以开阔和壮丽之感,表达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愉悦心情。

其次,诗中描述了山下的房舍密集,形成一派繁华景象,而山峰高耸的景象则映衬在云霄之间,给人以壮丽之感。这种对居住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凸显了土地的灵秀与人文的荣盛,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自豪之情。

接着,诗中提到山石秀丽,山峰回折,给人一种雄浑的气势。这里通过描绘山石和山峰的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景色和气象的赞美。

最后,作者描述自己频繁地来到这里,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喜悦地观赏着丰收的禾麦。这种对禾麦丰收的欣喜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总体而言,《爽襟亭》通过描绘山景,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生活的喜悦之情。诗中以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形态、自然景色和人文风貌,展现了壮美和灵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山郭恒悄悄,林月亦娟娟。景清神已澄,事简虑绝牵。秋塘遍衰草,晓露洗红莲。不见心所爱,兹赏岂为妍。

  • 《登汾上阁》

    汾桂秋水阔,宛似到阊门。惆怅江湖思,惟将南客论。

  • 《寄郑道士二首》

    常忆苏耽好羽仪,信安山观住多时。不知玉质双栖处,两个仙人是阿谁。谁带金轮髻里珠,何妨相逐去清都。旧山大有闲田地,五色香茆有子无。

  • 《园中晚兴》

    满襟斜日澹如秋,烟竹湘花结暮愁。几树蝉清新抱叶,一湾鱼乐旧忘钩。蔬盘饱去山家饭,楚调吹来水园讴。此事不教千载识,苦谐时辈祗贻羞。

  • 《桂堂》

    长恨年年月窟秋,无人共拍酒船浮。君家双桂开时节,我欲从君载酒游。

  • 《貓犬叹》

    饭貓奉鱼肉,怜惜同寝处。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犬行常低循,貓坐辄箕踞。爱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虚堂夜搜搅,忽报犬得鼠。问貓尔何之,翻瓮窃醢脯。犬虽出位终爱主,貓兮素餐乌用汝。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