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危桥跨浪雄,压桥虚阁势凌空。
直疑有路通银汉,又讶横天卧玉虹。
尽挹江山归醉目,独开怀抱向清风。
却嗟景出天随后,不得当年一咏工。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书吴江垂虹亭诗》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该诗描绘了一座千尺危桥横跨浩浪之上,桥上建有虚阁,气势雄伟壮观。诗人直觉认为这座桥似乎通向了银河,又惊讶地发现一道玉色的彩虹横亘天际。诗人饱览江山美景后,满怀豪情,独自敞开胸怀迎接清风。然而,他叹息景色总是在自己之后出现,无法与当年的杰作相媲美。
这首诗以巧妙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通过描写危桥、虚阁、银河和彩虹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到感悟与赞叹。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壮丽自然景色的喜爱与追求,并流露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怀疑与不满。整体氛围既有壮丽的景色烘托,又有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诗人的情感体验,传递了对于创作能力的自我反思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感。读者在欣赏该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创作与时光的思考与追忆。
阴云不见日,何处有秋天。今夕复何夕,青山满檐前。况是中秋夜,玩月不知眠。杯盘同胜友,此事记年年。
斯文宗绪自河南,妙处元非故纸鑽。万里梦归伊阙远,一窗静对玉峰攒。林深雾豹南山隐,海阔风鹏北溟搏。刻楮自怜无一补,写心寄与故人看。
清直如公天自知,晚年百顺了无亏。九成台下方还旆,五老峰前又拥麾。题坐喜逢陈仲举,据床好继庾元规。太平散吏无由到,倚听中和乐职诗。
雨过蒲萄新涨绿。苍玉盘倾,堕碎珠千斛。姬监拥前红簇簇。温泉初试真妃浴。驿使南来丹荔熟。故翦轻绡,一色颁时服。娇汗易唏凝醉玉。清凉不用香绵扑。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白发非有种,如何忽自生。尽从方寸地,莳此两三茎。场屋债犹欠,山林计未成。头颅知渐丑,羞向镜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