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承平玩细娱,变兴仓卒不支吾。
轻裘太守抛铃下,宝玦郎君泣路隅。
谍报长驱殊未觉,经书大去可胜诛。
世间果有桃源否,千载无人更问途。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书事十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生长承平玩细娱,
变兴仓卒不支吾。
轻裘太守抛铃下,
宝玦郎君泣路隅。
这首诗词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在和平时期的安逸生活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享受书籍带来的乐趣。然而,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时代的变迁和作者对此的无奈。"变兴仓卒不支吾"意味着时代的变迁如此之快,以至于作者无法跟上变化的步伐。
"轻裘太守抛铃下,宝玦郎君泣路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员和文人的失望。"轻裘太守"指的是贪图享受的官员,他们抛弃了责任,不再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疾苦。"宝玦郎君"则指的是文人,他们在时代变迁中感到无助和困惑,甚至流泪于路隅。
"谍报长驱殊未觉,经书大去可胜诛"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重要性和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谍报长驱殊未觉"意味着情报的传递如此之快,以至于人们无法及时察觉。而"经书大去可胜诛"则强调了书籍的力量,它们能够传承知识和智慧,甚至胜过战争的杀伤力。
"世间果有桃源否,千载无人更问途"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世界的思索和对于人们对未来的迷茫。"桃源"象征着理想的世界,而"千载无人更问途"则暗示着人们对于未来的道路缺乏探索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书籍、时代变迁和人们的思考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珍视、对于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于未来的迷茫。它呈现了一个思想深邃、富有哲理的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黄卷中人最起予,病来相对却成疏。新凉试傍青灯看,犹有飞蚊小未除。
梅天雨歇,柳堤风定,江浮画鹢纵横。瀛女弄箫,冯夷伐鼓,云间凤咽鼍鸣。波面走长鲸。卷怒涛来往,搅碎沧溟。两岸游人笑语,罗绮间簪缨。灵均逝魄无凭。但湘沅一水,到底澄清。菰黍万家,丝桐五彩,年年吊古深情。锦帜片霞明。使操舟妙手,翻动心旌。向晚鱼龙戏罢,千里浪花平
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
猗欤太祖,受命于天。化行区宇,功溢简编。武威震耀,文德昭宣。开基垂统,亿万斯年。
晨起寻闲共话难,夜深相对菊花寒。如何风雨多才思,故作扁舟上下滩。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义光带砺,象著乾坤。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藩屏王室,翼亮尧门。八才两献,夫何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