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汁融融溪棹回,此山林竹亦佳哉。
看残未了槐岩在,笋蕨反时又一来。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书僧舍壁》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雪融溶溶,船只返回溪流。
这座山林的竹子也是多么美好啊。
眺望槐岩的景色未曾尽兴,
竹笋和蕨菜反复生长又再次出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色。雪融化后,溪流上的船只返回,山林中的竹子显得格外美丽。诗人又提及了槐岩的景色,但由于时间不够,没能完全欣赏到。最后,诗人描述了竹笋和蕨菜的生长,它们循环往复地出现,象征着生命的不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冬日山林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诗中的“雪融溶溶”形容雪融化后的景象,给人以温暖、柔和的感觉。船只返回溪流,意味着人们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赞美山林中的竹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讴歌。虽然诗人未能完全欣赏到槐岩的景色,但通过描述竹笋和蕨菜的生长,表达了生命力的顽强和循环不息的自然法则。
整首诗婉约而含蓄,以简短的词句勾勒出冬日山林的景色和自然的变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态的循环。这首诗词在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上具有一定的含蓄性,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苍髯绿发三四椽,茅斋高下轻且轩。清风入夜可人意,来与夫子调朱弦。连日秋阴荡残暑,抖擞烦襟欲轻举。简编灯火置勿论,且快蛟龙得云雨。
碧洛青嵩刮眼明,马头次第似相迎。天街高士还知否,好约南轩醉一觥。
石火电光中出没,崖崩只裂尚难酬。放行一步还知不,佛是西天老比丘。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蜀日既衰洛日亡,前星灵武腾光芒。元功百战两京复,万里阿瞒归故乡。干戈纷纷遍四海,浯碑已立湘江旁。太师艰难喜粗定,作此大字龙鸾翔。纸摹缣搨四百载,家家传宝逾琳琅。唐文中世未变古,燕许偶俪为班扬。次山之文可也简,此颂未追周鲁商。禄山滔天等穷浇,春秋之法诛无将。
北出当年此运筹,悠然欹卧与神谋。三军节制驯貔虎,千里餱粮捷马牛。汉业兴亡惟我在,蜀山重複遣人愁。驿前风景应如旧,江水无情日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