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拨虎须求不啮,何如缩手神中归。
虚云坐上客常满,许下惟闻哭习脂。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书孔融传》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令。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戏拨虎须求不啮,
何如缩手神中归。
虚云坐上客常满,
许下惟闻哭习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书写孔融传记的情景。诗人在表达自己书写的决心和意愿之余,也展现了对传记内容的思考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对于书写孔融传的态度和感受。
首句“戏拨虎须求不啮”,通过戏称自己拨动虎须,试图使其不再咬人,表达了作者试图书写孔融的传记,以期能够揭示孔融的真实形象和品德,使其名誉不再受到诋毁。
接着,“何如缩手神中归”,表明作者的决心,宁愿自己牺牲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也要将孔融的事迹传扬开来,使其得到应有的赞誉和尊重。
第三句“虚云坐上客常满”,描述了作者身处书房,虚构的云彩仿佛成为了客人,显示了作者一直在积极地编写、整理孔融传记的场景。
最后一句“许下惟闻哭习脂”,表明作者在书写过程中,对于孔融的悲惨遭遇和悲伤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习脂指的是孔融的妻子,因为孔融的忠义而哭泣,这种情节使得传记更加感人动人。
整首诗词以简练、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将作者对于书写孔融传记的决心、对孔融悲剧命运的思考和对传记中细节的描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呈现了作者对于名士孔融的敬仰和对于历史真实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于孔融传记的热爱和创作的决心。
破烟涵雨得春丛,想见当年老范公。多病未须求茗草,此诗浑欲愈头风。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稍同气臭能□□,□□□□□□□。□□八旬苦多病,且须烂醉海榴前。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各秋。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曷其禀赋薄,安得
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高吟梁甫卧隆中,眼底驽骀不足空。清白自将千古月,温凉不定六明风。交梨火枣根苗长,翠竹黄花信息通。楼外秋莺强饶舌,笑人迟却黑头公。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宁虞就日馆,不返度淮舟。死节千年在,私家万事休。重来联句地,清泪接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