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书恨》

挂帆到何处,明月古扬州。
百计随愁尽,一生为客休。
干戈临暮境,风雨困春柔。
为问荀文若,能惭诸葛不。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书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说之。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游子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挂帆到何处,明月古扬州。
百计随愁尽,一生为客休。
干戈临暮境,风雨困春柔。
为问荀文若,能惭诸葛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和思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流浪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句“挂帆到何处,明月古扬州”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乘船远行的情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古老的扬州城,给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百计随愁尽,一生为客休”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疲惫和对归乡的渴望。无论如何努力,所有的计划和忧愁都将随着归乡而消散,作者希望能够结束流浪的生涯。

接下来的两句“干戈临暮境,风雨困春柔”描绘了战乱和艰难的环境。战争的阴影笼罩着黄昏的边境,风雨困扰着脆弱的春天。这些景象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为问荀文若,能惭诸葛不”是对历史人物的提问。荀文若和诸葛亮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智者和政治家,作者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自愧不如。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荀文若一样有智慧,但却感到自己无法与诸葛亮相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思乡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 《菩萨蛮》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 《西江月(灯花)》

    零落不因春雨,吹嘘何假东风。纱窗一点自然红。费尽工夫怎种。有艳难寻腻粉,无香不惹游蜂。更阑人静画堂中。相伴玉人春梦。

  •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

  • 《与琳法师》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材。

  • 《芝城寄女(二首)》

    长思双鹤驾长虹,红袖偏争劫海中。有想但看无想日,消沉恩爱付东风。

  • 《仁圣吟》

    尽道之谓圣,如天之谓仁。如何仁与圣,天下莫敢伦。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