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首座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事》

高论弥天四海闻,久为龙象主空门。
雪峰传法称开士,麟殿谈经奉至尊。
香满赐衣归洛社,苔封丈室寄梁园。
梵书贝叶应携去,斋罢与谁相对翻。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首座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事》是杨亿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论弥天四海闻,
久为龙象主空门。
雪峰传法称开士,
麟殿谈经奉至尊。
香满赐衣归洛社,
苔封丈室寄梁园。
梵书贝叶应携去,
斋罢与谁相对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的情景。诗人称颂了昇大师的高深学识和他在佛门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高论传遍了天下,久已成为佛门中的主要领袖。他在雪山上传授佛法,被尊称为开士;他在麟殿上讲经说法,受到尊崇。昇大师获得了皇上的宠爱,赐予他香满的衣袍,使他能够回到洛阳的寺庙社区。他的庵堂已经被苔藓所覆盖,他的住所寄托在梁园。他要带走梵文的经书,与谁一起翻译阅读呢?这是诗人思考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昇大师的形象和他的佛门事业。诗人通过赞美昇大师的学识和地位,展示了他在佛教界的威望和影响力。描写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的场景,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彰显了佛教的尊贵和庄重。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清晰,苔藓覆盖的庵堂和寄托在梁园的住所,给人以岁月沉淀和寂寥的感觉。最后一句诗问出了一个问题,突出了昇大师独自一人的境遇,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描写,表达了对昇大师的赞美和对佛门事业的思考,展现了佛教的庄严和昇大师的孤独。

  • 《和笑庵送面》

    深堂杰阁松风鸣,黄梅已过双溪晴。不知城高乃有此,六月表里冰壶清。我来蒙师炷香鼎,旋汲溪泉为煎茗。明朝又送不托材,大慰枯肠怯龙饼。

  • 《和钱员外青龙寺上方望旧山》

    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

  • 《汴京纪事二十首》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配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 《瑞鹤仙(自寿)》

    好山横翠幕。更一水流烟,嫩阴成幄。薰风转林薄。笑劳生底事,漫嗟离索。霞觞细酌。尽流年、青镜易觉。算芙蓉、玉井香翻,不减旧阶红药。寂寞。草玄空老问字人稀,也胜投阁。骑鲸后约。追汗漫,记寥廊。便风帆高挂,云涛千里,谁道蓬壶水弱。任蟠桃、满路千花,自开自落。

  • 《滴滴金(送路彦捷赴仪真)》

    澄溪暝度轻澌白。对平湖、淡烟隔。我与征鸿共行人,更张灯留客。东园半是余花迹。料仙帆、到时发。若倚江楼望清淮,为殷勤乡国。

  • 《四月二十七日梅雨甚骤》

    黄梅三日雨,漏屋使人愁。无饭不遑恤,有书犹欲修。绵延蜂虿贼,震动犬牙州。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