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清如候,凄然感旅怀。
新蛩吟古砌,落叶满前阶。
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
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首夏而有秋意》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诗意表达了在初夏的季节中却感受到了秋天的意味,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诗中描写了才子清雅的气质已经过了初夏的繁茂,感觉到了一丝凄凉的旅怀。新蛩在古老的石砌上鸣叫,落叶满布在前阶上。榴花火红依然春天的色彩,而槐花在午后也美丽自在。作者依靠诗歌来记录风土人情,通过言语与朋友们分享归心之情。
这首诗以对季节的感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将季节与内心的体验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诗意。在初夏这个本应欢快明媚的季节中,作者却感受到了秋天的意味,传递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情绪。这种对季节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丰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对榴花、槐花、蛩鸣和落叶等元素的运用,将季节与情感相融合,凸显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感受力。这种对季节的感知和情感的交融,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和人情的深度。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与季节的变迁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富有情趣和思索的诗意。读者在品味诗中的意境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季节的感知与情感的表达,同时也可以引发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迺翁飞旐过前村,一妇随车一在门。何处人家有三柩,髑髅山下合销魂。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靖节田园应久发,尚平婚嫁岂宜迟。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渺渺茫茫远愈微,乘风日夜趁东归。半醒半困模糊处,一似醉中骑马飞。
拟结三间剩种梅,要令绕屋积琼瑰。与公酥酪元同味,投老时须共一杯。
细雨将春上晓枝,东风吹绿到涟漪。长沟绕槛多佳处,小迳穿花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