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语物时,物盛物衰随气候,人荣人瘁逐推移。
天边新月有时待,水上落花何处追。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首尾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是尧夫语物时,
物盛物衰随气候,
人荣人瘁逐推移。
天边新月有时待,
水上落花何处追。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世事变迁的思考和领悟。
诗意:
诗的开头提到了"尧夫",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尧。尧并不是出于对诗歌本身的喜爱而吟诗,而是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物事变化的感悟。诗歌成为他表达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和感受的媒介。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物质的盛衰与气候的变化相辅相成。物质的兴盛和衰败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相呼应。这种描绘意味着事物的变化无常,与人的境遇和命运息息相关。
最后两句描绘了天边的新月和水上飘落的花瓣,在这里象征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转瞬即逝。新月时而出现,时而不见,落花飘散无处可寻,意味着人生中的美好瞬间和时光的流逝都是短暂的,很难追寻和把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人生和世事的无常和变化。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命运转变的感悟。诗词的意境深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人事无常的思考。
邵雍在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尧夫和诗的关系、物与气候的相互关联,以及天边新月和水上落花的对比,展现了人生和世界的变化无常。诗中的意象简洁而富有力量,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这首诗词在表达了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主题之余,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通过简单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让读者对人生的脆弱和瞬息即逝的美好有所感悟,引发了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昔在神霄府。是上皇娇惜,便自酣歌醉舞。来此人间不知岁,仍是酒龙诗虎。做弄得、襟情如许。俯仰红尘几今古。算风灯、泡沫无凭处。即有这,烟霄路。淮山浙岸潇湘浦。一寻思、柳亭枫驿,泪珠溅俎。此去何时又相会,离恨萦人如缕。更天也、愁人风雨。语燕啼莺莫相管,请各家、占
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那敢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壑铺。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论画以形诗必此,东坡老子笑人痴。月岩本是梯空石,底事轻论圆与亏。
早向短李客南康,晚识渠家玉润郎。自笑头颅并目睫,依然如鼠复如麞。
逢一疏林酒一行,侍儿亲倚棹歌声。昔闻海水如天远,谁放山花似火明。烟外孤帆风正驶,苔中欹枕梦初醒。细看斗笠非难制,莫遣乌纱累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