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匕箸落轰雷,三月新城两月围。
吉语虽传淮鹤捷,惊心几动海鸥机。
公毋夸伐称全璧,我为忧疑已佩韦。
何处无鱼堪荐饭,不须跕跕看鸢飞。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二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知匕箸落轰雷,
三月新城两月围。
吉语虽传淮鹤捷,
惊心几动海鸥机。
公毋夸伐称全璧,
我为忧疑已佩韦。
何处无鱼堪荐饭,
不须跕跕看鸢飞。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寿城围解的情景。诗中以雷声作为引子,暗示了围城的激烈战斗。围城时间已长达三个月,但新城的建立和围城的进行使得战况相当惊险。尽管传来了淮鹤捷报的好消息,但作者的心仍然担忧,因为战争的结果还没有确定。他不愿意过早夸奖胜利,也不愿意自我吹嘘,而是戴上了佩韦(武士的腰带),表达了他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担忧。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围城中的困境的体察,他认为即使没有围城,他也能够找到饭食。他并不需要低头看鸢鸟飞翔,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作者内心的纷扰。作者通过雷声和围城的时间来营造紧迫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匕箸(古代的兵器)代表战争,鱼和鸢鸟则象征着琐碎和平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苦,同时展示了他对胜利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战乱中的思考和感受,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兵的独特视角。通过揭示内心的矛盾和忧虑,诗人使读者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深远影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宋代文人士兵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向烟霞堆里,著吟屋、最高层。望海日翻红,林霏散白,猿鸟幽深。双岑。倚天翠湿,看浮云、收尽雨还晴。晓色千松逗冷,照人眼底长青。闲情。玉尘风生。摹茧字,校鹅经。爱静翻缃帙,芸台棐几,荷制兰樱。分明。晋人旧隐,掩岩扉、月午籁沈沈。三十六梯树杪,溯空遥想登临。
亲媚张汤似谒居,阿谀天子过相如。汉儒个个公孙子,不坠遗经一仲舒。
一月山前雨带风,拍天江水涨惊洪。朝来莫怪波漾静,收向计翁笔势中。
堕絮随风花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只今容有名驹子,困倚栏干一欠伸。
家住东京里,身投南海西。风烟万里隔,朝夕几行啼。圣主讴歌洽,贤臣法令齐。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弃市沾皇渥,投荒漏紫泥。魂疲山鹤路,心醉跕鸢溪。天鉴诛元恶,宸慈恤远黎。五方思寄刃,万姓喜然脐。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承言窜遐魅,雪枉间深狴。坟垄无由谒,京华
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