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卧西山护密阴,肯来北洞礼观音。
便分杨柳军持水,与作商岩旱岁霖。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史宰北湫祷雨》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石。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龙卧在西山上保护浓密的阴云,以及为了向观音菩萨表示敬意而前往北洞礼拜的情景,展现出作者对于干旱天气的焦虑与希望。他请求观音菩萨给商岩带来雨水,以宣泄自己对于旱季影响的关切和对于农业的重视。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龙躺在西山保护阴云,
愿前往北洞礼佛观音。
分派杨柳军队取水带,
商岩旱季求降霖。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描绘了一个有关干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与信仰的融合,展示了作者对于旱情的关注与期望。他借助诗词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于观音菩萨的虔诚。
赏析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的深沉感慨和对于信仰的坚定执着。诗中的龙卧西山,是一种寓意深远的描写方式,展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宏大与恢弘,也用来暗示着作者对于干旱的担忧。北洞礼佛的情节则表达了作者的信仰与敬畏之情,他将农民与观音菩萨联系在一起,寄托了对于水源的渴望与期盼。
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来烘托诗情。将杨柳军队分派去取水,象征着作者对于水源的追求和期待。商岩作为一个象征着干旱的地名,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雨水的追求。整首诗词以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心声,给读者带来了对于旱情的思考和对于信仰的思索。
欲观汉坛符,东上缥缈峰。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月出太湖水,鹤鸣空涧松。真境久寂寥,苍苔蠙灵踪。尝闻绿毛叟,变化犹神龙。世人岂得见,偶许樵夫逢。攀阴力易疲,探玄志难从。归出白云外,空闻仙观钟。
叔夜虽逃懒,元龙政坐豪。清谈尽名理,老句逼风骚。才大端难屈,时平敢自高。骅骝合鸾辂,斥鷃只蓬蒿。
多年燥吻苍苔砌,秃尽江南石上毫。五色蛮牋犹有剩,一拳端砚岂胜劳。萧斋幸预谈宾末,谢墅深降弈思高。微物供堂方犹豫,丹青笔下枉风骚。
上嗣服之初载,首以忠之一字,褒显邦之卧二人。亦既表百年之宗儒,遂复开千社之旧勋。呜呼,英卫善用兵,房杜济以文。惜先生之位弗克究,故先世之志亦终莫之伸也。遣帖之存,手墨如新。我藏孔宜,对于褒纶。
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楼台诮似玉。向红炉暖阁院宇。深庭广排筵会,听笙歌犹未彻,渐觉轻寒,透帘穿户。乱飘僧舍,密洒歌楼,酒帘如故。想樵人、山径迷踪路。料渔人、收纶罢钓归南浦。路无伴侣。见孤村寂寞,招颭酒旗斜处。南轩孤雁过,呖呖声声,又无书度。见腊梅、枝
长夜山窗面面开,江湖前后思悠哉。当窗试与然高烛,要看鱼龙啖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