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
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
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诸弟宦归,各营别墅,极泉池之胜,日夕咏棣其中。时与黎廷瑞、月湾吴存、仇远景、汤琛及周应极、许季蕃友善,而与黎廷瑞、吴存住处较近,过从甚密。元延祐四年(1317)以经明行修,推为本邑书院山长。未几归隐于家,巢居松下,自号松巢。花晨月夕随所赋,逐年笔记之。时来郡城,则与三五师友觥筹交错,于东湖、芝山之间更相唱和,亦无虚日。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十月已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徐瑞。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
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
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沉的哀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表达了作者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幻象,而逝去的亲人则终止了与尘世的联系。作者将自己与亲人的境遇对比,暗示了生死的对立和人世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揭示了作者对圆明(指佛教中的觉悟)的向往,并表达了对生死和人生命运的深刻领悟。作者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论是好是坏,都不需要怜惜或悲伤。
接着,诗中出现了自然景象的描绘:"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这里的"玉宇"和"冰溪"象征着清澈明亮的天空和流动的溪水,与前文的哀伤和颓废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表达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儿曹"指的是已故的亲人,"修非荐"表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境况的思考。"再拜酹寒泉"表明了作者对已故亲人的缅怀和敬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以及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敬意的表达,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认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中的哀伤和颓废与明亮和坚韧形成对比,使诗词更加凸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久居深林幽寂中,虽隐德不耀。遇春阳姁妪,笑弹玉指,十倍精神。
笔社备祀,教民美报。时和峁岂,奉本以告。惟照临功,等于载焘。酌献云初,明神所劳。
门墙十五载,每见辱加亲。老至名不立,道乖家转贫。世谁能我及,志欲向公申。剩欲搜诗献,青山恐笑人。
官舍萧然似隐居,一轩秋色伴恬如。深藏宿雨树木暗,高洒夕阳篱落疏。景物静思临水石,光阴闲觉入图书。此心只有云相信,长畔吟魂绕太虚。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斋签牙。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平生未信简斋诗,一见韩君更不疑。六月掀篷问溪雪,眼明开遍两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