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今年始得归,祀先牲酒亦无几。
儿孙长大衣装少,婢仆顽慵廪饩微。
交耻虞翻犹不死,荆州王粲竟何依。
玉筒已想黄钟动,只有心灰自懒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至节今年始得归,
祀先牲酒亦无几。
儿孙长大衣装少,
婢仆顽慵廪饩微。
交耻虞翻犹不死,
荆州王粲竟何依。
玉筒已想黄钟动,
只有心灰自懒飞。
译文:
今年至节才得归家,
祭拜祖先的牲畜也不多。
儿孙们渐渐长大,衣装却很简单,
家中的仆人也懒散,粮食供应微薄。
历史上的耻辱屡次发生,但虞翻依然活着,
荆州的王粲却无处安身。
美玉的笛子已经想象中响起,
只有我的心已经失去了激情,变得懒散地飘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归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方回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描绘家庭景象时,通过对儿孙和家仆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流转和衰老的现象。他感叹家族衰落,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上的耻辱和无奈的现实。最后,他以玉筒想象黄钟的动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冷淡。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凝练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惋惜。诗人通过对家族衰落和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他以交耻虞翻、荆州王粲等历史人物的命运,暗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奈。最后,诗人通过玉筒黄钟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冷漠和迷失。整首诗情感沉郁,言简意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黔中初罢职,薄俸亦无残。举目乡关远,携家旅食难。野梅将雪竞,江月与沙寒。两鬓愁应白,何劳把镜看。
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
江上重云起,何曾裛□尘。不能成落帽,翻欲更摧巾。素发闲依枕,黄花暗待人。且应携下价,芒屦就诸邻。
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独掩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与君别。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天涯阔。天涯阔。一声羌管,暮云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