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风扫除,老火不复燎。
蓐收行正令,一夕清八表。
衰骸困烧煮,魂魄始可招。
东窗美一睡,灯火清自照。
银河西南注,促织近堂奥。
岁晚我何为,三觞醉清晓。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十三夜风雨作暑气顿尽明日与晁郎小饮》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雨洗风扫除,老火不复燎。
蓐收行正令,一夕清八表。
衰骸困烧煮,魂魄始可招。
东窗美一睡,灯火清自照。
银河西南注,促织近堂奥。
岁晚我何为,三觞醉清晓。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暑天的炎热通过风雨的洗涤得到舒缓,寓意炎夏的热气已经消散。火炉的余烬已经熄灭,暗示了岁月的衰老和人生的终结。通过整理床铺和布置床上的用品,寓意着整理心情和准备迎接新的一天。夜晚的静谧使得人的身心得以安宁,可以迎来美好的睡眠。银河流淌在西南方,暗示了美好和神秘的事物即将发生。诗人在岁末时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通过饮酒来消愁解闷,同时也抒发了对清晨的向往和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通过自然元素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的手法,如用雨洗风扫来暗示炎夏的热气消散,用老火不复燎来象征岁月的衰老,用银河西南注来寓意美好和神秘的事物即将发生。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诗人通过饮酒来消愁解闷,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对清晨的向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张耒的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七十九年间,大地遭欺诳。且喜葛藤根,今朝曝地断。后代儿孙,三马九乱。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云连万木夕沈沈,草色泉声古院深。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惆怅送君身未达,不堪摇落听秋砧。
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一掬天和金粉腻。莲子心中,自有深深意。意密莲深秋正媚。将花寄恨无人会。桥上少年桥下水。小棹归时,不语牵红袂。浪浅荷心圆又碎。无端欲伴相思泪。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