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不动已周遮,理事驰求路转赊。
直下踏翻樵子径,知君未到葛洪家。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示如理道友》是宋代释崇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道友之间的交往和寻找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示如理道友
如如不动已周遮,
理事驰求路转赊。
直下踏翻樵子径,
知君未到葛洪家。
译文:
道友如如静静坐在这周围,
为了追求道理而奔波驰骋。
径直下山,踏翻了樵夫的小径,
我知道你还未到达葛洪的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与道友的交往和寻找道理的过程。诗中的“如如”指的是道友的名字,他静静地坐在某个地方,象征着他稳定的内心和不动的状态。而作者则为了寻找道理,忙碌而奔波。他直接下山,踏翻了一个樵夫的小径,这显示了他对于找到道友、寻求道理的迫切心情。然而,作者通过对道友的思考和了解,得出结论说道友还未到达葛洪的家,表明道友还未达到理想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道友之间的情景,通过对行动和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寻找道理的执着和追求。诗中的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平实的场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友的期待和对于道理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对于人生意义、追求和目标的思考。
城南桓王墓,高冢何穹崇。昔为盗所发,冢开宝气空。孱然一髫孺,挥棰定江东。辟地余千里,义勇日已雄。万岁期永藏,谁能锢幽宫。英雄昔所在,燕麦摇春风。
候潮门外浙江西,曾忆浮舟自此归。万古波涛今日是,一身踪迹昔人非。愁侵壮齿头先白,泪入秋风眼易眵。日暮彷徨不能去,连堤疏柳更依依。
落日何山,人好在、凤凰城阙。还记否、长安城下,一杯离别。芳草连空春欲暮,落红千片飘香雪。忆使君、昨日出潼关,今三月。吾有意,从君说。君为我,能周折。想台中评议,正劳提挈。走马秦川尘土里,离愁一似年时节。问白头老母倚门心,何时歇。
马师问处没踪由,或示三冬话九秋。认著即心心即佛,一丝头是一丝头。
尘机息尽一真僧,唯有林泉舍未能。莲社故人今暂别,稽山旧隐与谁登。时清岂觉前游改,道胜宁辞白发增。遥羡高斋吟望处,孤云野鹤是亲朋。
浮云吹尽,卷长空、千顷都凝寒碧。兔杵无声风露冷,天在怜人寂。故遣姮娥,驾蟾飞上,玉宇元同色。天津何事,此时偏界南北。不但对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涤洗胸中愁万斛,莫问今宵何夕。老矣休论。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