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春气足,佳杞蕃新苗。
老枿饱霜露,余滋发柯条。
青青被修冈,若若缘空壕。
僮归必盈筐,一杯劝尔劳。
神农不吾期,夸誉何忉忉。
坚筋及奔马,莹目察秋毫。
余功补阳干,清利胜堇椒。
老臞天随翁,空斧无脂膏。
饭成资尔荐,长对颜家瓢。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食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杞树的生长情况,并表达了对农耕劳作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中描述了江边春天的气息浓郁,杞树苗茁壮成长的景象。老枿(指杞树)吸收了霜露的滋润,茁壮成长。杞树绿叶覆盖着修整整齐的山冈,仿佛是沿着空壕生长。诗人预言,当农夫回家时,必定会带满筐筐的杞子,劝他们努力工作。
诗中还提到了神农,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神,他的功绩被赞美为无与伦比。诗人自比神农,表示自己的努力能够弥补阳光不足的缺陷,使杞树茁壮成长。诗人认为,杞子的品质清香可口,胜过珍贵的胡椒。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随翁(指自然力量)的敬畏,他认为自然力量是无私的,不像人类需要斧子和脂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诗人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比作饭菜,长期以来都用颜家的瓢(指饭勺)来盛放。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耕劳作,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劳动的赞美。它展示了作者对农业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同时也传递了对勤劳和奉献精神的崇高赞美。
秋雨移弦望,疲痾倦苦辛。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高高侵地镜,皎皎彻天津。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轮辉池上动,桂影隙中新。怀贤虽不见,忽似暂参辰。
有客相过风雨秋,唾飞珠玉胜珍羞。但知女似谢道蕴,不道吾为马小游。
黠鼠穴居工匿形,宵窃吾余频有声。狸奴已老无足忌,对面侮人渠得志。韩卢行载云来孙,平时御盗严司存。小施逐兔腾山力,不露爪牙潜有获。主人高枕终夜安,论功法吏能扫奸。绳以汉家三尺律,鼠罪贯盈猫不职。
山县逢元夕,东风雨溅灯。渔篝临远浦,鬼火附寒藤。酒市可罗雀,官僚皆曲肱。狂歌吾老矣,犹记旧时能。
东风似客。醉里落花南又北。客似东风。携手斜阳一笑中。佳人怨我。不寄江南春一朵。我怨佳人。憔悴江南不似春。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