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驰旌聘合翻然,万里君恩荷记怜。
肯许老饕同守岁,且因春酒介新年。
风传鹢首五湖浪,雪涨蟆颐一脉泉。
他日堂中元佑脚,只堪诵说学苏仙。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石蒙恩召还以病留滞度岁赋此诗道别呈诸同官》是李石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驰旌聘合翻然,
万里君恩荷记怜。
肯许老饕同守岁,
且因春酒介新年。
风传鹢首五湖浪,
雪涨蟆颐一脉泉。
他日堂中元佑脚,
只堪诵说学苏仙。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石以病留滞之身,写给同官们辞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恩之情、对同僚的离别之意,以及对新年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离别之际的情感和思绪。首两句"三驰旌聘合翻然,万里君恩荷记怜"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感恩之情,君主的恩宠深深地铭记在心中。接下来的两句"肯许老饕同守岁,且因春酒介新年"则表明作者愿意与同僚一同守岁,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借以抒发离别之情。
接着,诗词描绘了自然景物,"风传鹢首五湖浪,雪涨蟆颐一脉泉"。这里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
最后两句"他日堂中元佑脚,只堪诵说学苏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自己在官场的追求。作者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站在堂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表达了作者对君主和同僚的感激之情,又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一来兼不返,我道也担板。超凡越圣时,脑后方开眼。
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秋风吹叶古廊下,一半绳床灯影深。
有张翱兮,寓止淮阴。来绮席兮,放恣胸襟。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公方庇苍生,又如
肖头石磴坐盘桓,时见修鳞自往还。可是水深鱼极乐,不须妄想要垂竿。
云海茫茫,何人寻得春归处。年年迟暮。不逐春归去。何日真归,历历江湖路。舟横渡。青山无数。醉吸荷心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