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九日斩贼十二人始明正典刑》

兵兴欲两旬,三载气初伸。
汝既甘从贼,官非乐杀人。
早知膏白刃,何忍效黄巾。
拙速无奇策,登城悉市民。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十九日斩贼十二人始明正典刑》是宋代文人方回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兵兴欲两旬,三载气初伸。
汝既甘从贼,官非乐杀人。
早知膏白刃,何忍效黄巾。
拙速无奇策,登城悉市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战争与杀戮的时代,以及诗人对于社会动荡和人性扭曲的反思。诗中表达了对于战乱导致的苦难和对于人们甘愿作恶从贼的痛心和不解。诗人对于暴力与战争的残酷性质表示深深的忧虑和不满,呼吁人们应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和人性扭曲的痛心和不解之情。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如"膏白刃"指的是刀剑,象征着杀戮与暴力;"黄巾"指的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代表着乱世和动荡。这些意象都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战乱的批判和对于人们甘愿作恶的不解。

通过运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于战争和人性扭曲的深深忧虑。他通过质问和反思,呼吁人们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避免暴力和杀戮的循环。这首诗词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于和平与善良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和人性扭曲的痛心和不解之情,是一首充满反思和呼吁的作品。

  • 《秋夜有感》

    候虫何唧唧,岁晚声出壁,不惟嬾妇惊,感此白头客。壮年事征戍,万里不得息,扬颿凌秋涛,策马赴山驿。日照蛟鼍涎,雪印豺虎迹,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即今故山归,愈叹老境逼。不眠中夜起,仰视星历历。中原何时定?铜驼

  • 《梦宅》

    六窗深闭大槐宫,一枕清风瞬息中。穷劫至今佛与祖,楼头知是几声钟。

  • 《病中即事十五首》

    雨合湍流息,风高松韵寒。中宵空耿耿,长夜苦漫漫。梦去无多地,愁来匪一端。明朝对清镜,政恐觉凋残。

  • 《用硕夫韵述怀二首》

    黄尘工染寒士裾,造物不与相乘除,君愁尽写杜陵句,我老欲作嵇康书。何门真是万人敌,近事不闻三顾庐。端知驽马峦栈豆,水激自有溟南鱼。

  • 《陋巷》

    坠叶如花欲满沟,破篱荒井一蝉幽。亦知希骥无希者,作么令人强转头。

  • 《句》

    芙蓉憔悴菊垂丛。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