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示化士》

拄杖生根挑不上,钵盂无底满盛归。
净名何用空惆怅,哭罢香严与不知。
头蓬松兮郡辨,耳卓朔兮莫窥。
渡口船回人借问,寒山南畔石桥西。

作品评述

诗词《示化士》是宋代释慧远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手拄杖生根挑不上,
钵盂无底满盛归。
净名何用空惆怅,
哭罢香严与不知。
头蓬松兮郡辨,
耳卓朔兮莫窥。
渡口船回人借问,
寒山南畔石桥西。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化士(指出家修行的僧人)的境遇和心境。化士手拄杖在世俗中生根,无法超越尘世的束缚;钵盂(僧人持用的钵状容器)虽然无底,但却能装满世间的烦恼回归。然而,这样的修行名号又有何用,只能带来空虚和忧伤。结束哭泣后,香严(佛教用语,指修行者)和世人依然无法领悟其中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化士的形象描绘,探讨了出家修行者所面临的境遇和内心的挣扎。化士拄着杖却无法脱离尘世的束缚,象征着修行者在离开世俗生活后,仍然受到尘世的纷扰和诱惑。钵盂虽然空无一物,却能容纳世间的烦恼,暗示修行者将尘世的烦恼带入内心,无法真正超脱。净名虽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在修行者看来,这个名号空洞无物,只会带来无尽的忧伤。

诗中的头蓬松和耳卓朔是对化士形象的进一步描绘,头发散乱象征着精神状态的不稳定,耳朵高耸则意味着对外界干扰的封闭。这种状态下的化士,郡辨(指郡守,即世俗权威)也无法辨认,耳朔(指道士)也无法窥视。

最后两句描述了化士在渡口回归尘世时,乘坐船只被人们借问。寒山和石桥象征离世的彼岸,化士的归来让人们困惑不解。

整首诗通过对化士的描绘,表达了修行者在尘世与离世之间的挣扎和迷茫。尽管他们选择了超脱尘世的道路,但在现实中仍然难以摆脱世俗的困扰和痛苦。这种境遇和心境的描绘,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佛教修行者的处境和心路历程。

  • 《徽州叶司理送冬笋》

    冻雪晴边白柄镵,浴泥扶出锦绷衫。定知王谢家苗裔,风味生来便不凡。

  • 《宫词》

    自从十五画双眉,记得新裁《白苎》词。袖里青梅大如豆,石榴枝上打黄鹂。

  •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因以继和》

    瑶圃高秋会,金闺奉诏辰。朱轮天上客,白石洞中人。珮响泉声杂,朝衣羽服亲。九重青琐闭,三秀紫芝新。化药秦方士,偷桃汉侍臣。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叹逝颓波速,缄词丽曲春。重将凄恨意,苔壁问遗尘。

  • 《题马洲书院》

    蝌蚪秦皆废,灵光鲁独存。豆笾漂海国,丹雘暗淮村。苔藓花侵础,蒲芦叶拥门。青春深雾潦,白日老乾坤。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郊麟初隐遁,野兕遂崩奔。先辈俱冥漠,诸生罢讲论。断编尘树冷,遗像网虫昏。尽变衣冠俗,终归礼义源。江南游学士,瞻拜敢忘言。

  • 《龟头山》

    我闻龟头山,乃在麻城县。东离八十里,高峻远先见。伸向南行,欲桥仍俯颤。巨吻谽谺张,穹脊坼绞现。锐峰尾突扬,垂陇足深浅。戴石被介甲,嘘云零雨霰。仿佛洛书出,峍兀海鳌抃。绵延地一舍,巇险行不遍。形貌肖灵真,活动生孽变。不知在何时,传自旧俗谚。窃食太仓米,官耗岁

  • 《新亭风玉与安素相应》

    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悬玉两窗非有约,如何风动一齐鸣。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