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旱何秋雨,无禾始水声。
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
汤爪宁须翦,桑羊可缓烹。
小儒空自叹,得到凤凰城。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视旱过雨》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旱灾之后终于下起了雨,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旱灾的痛苦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巳旱何秋雨,无禾始水声。
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
汤爪宁须翦,桑羊可缓烹。
小儒空自叹,得到凤凰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旱灾为背景,通过描绘旱灾之后的雨水来表达对雨水的渴望和对旱灾的痛苦的思考。
首句“巳旱何秋雨,无禾始水声”表达了旱灾已经持续了很久,人们渴望雨水的心情。诗人用“无禾始水声”来形容旱灾的严重程度,暗示着旱灾给人们带来的困苦。
接下来的两句“病民岂天意,致此定谁生”表达了诗人对旱灾的思考。诗人质问旱灾是否是上天的意愿,暗示着对旱灾的不解和对命运的质疑。
接下来的两句“汤爪宁须翦,桑羊可缓烹”用来比喻治理旱灾的重要性。汤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爪指的是大禹治水的手段。诗人暗示着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来解决旱灾问题,而不是等待雨水的降临。桑羊可缓烹则是对于治理旱灾的缓慢进展的讽刺。
最后两句“小儒空自叹,得到凤凰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无能为力的感叹。小儒指的是自己,凤凰城则是指雨水的降临。诗人认为自己的努力只是微不足道的,雨水的降临是自然的力量,与个人的努力无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旱灾和雨水的描绘,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对旱灾的痛苦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力量的无奈和对命运的质疑。
天宇四齐,嘉坛聿崇。肃祗严祀,登降有容。仰瞻蠼灵,位居其中。既安既妥,沛哉岂融。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
别来长忆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终日看山不厌山。寻思百计不如闲。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欹醉帽,倚雕阑。偶然携酒却成欢。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一纸书来遂隔年,江湖远地水连天。纷纷横路又逢此,凛凛岁寒嗟独然。学道终期世勋业,抄经堑了佛因缘。白头下士重来拜,依旧鸥汀鹭渚边。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