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石鼓寺晚归》

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恬。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
阿昕爱山定忘返,我已兴穷归路晚。
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石鼓寺晚归》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新。诗词描绘了晚归途中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词以野鸟的鸣叫声和郁郁葱葱的苍栾树作为开篇,营造出一幅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描述了冰雪覆盖的山头和奔腾的江水,给人以广袤壮丽的感觉。

接着,诗词描写了一个老僧初次进入梦乡的宁静美景,老僧依靠着摇摇欲坠的榻子,安然入眠。竹庵的虎子被呼唤却未回来,石灶上的茶烟也因为寒冷而无法升起。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冷寂的氛围。

然后,诗词转向了作者的心境。作者提到了阿昕,阿昕爱山如命,对于他来说,爱山已经成为一种定居,使他忘却了归途的艰辛。而作者自己则感到自己已经兴尽穷途,只能在晚归的路上匆匆归去。最后两句"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江城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在晚归途中的孤寂和无奈,以及对山水和故乡的眷恋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绪,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境况和对自然的热爱。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青山之主兮体本平等,白云之宾兮用能自然。应有余兮神不可测,得其简兮妙不可传。

  • 《读坡诗》

    先生诗笔觑天巧,国中往往无曹鲍。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千古词林有若人,谁复庸中夸佼佼。当年浪落见丹心,悬知世道终难拗。玉堂不愿公留军,群吠其如龙也狡。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温柔蛮獠。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

  • 《朝来》

    朝来仍独坐,心事有谁知。啅鹊传枝喜,鸣鸠唤雨悲。整冠惊发短,览镜觉颜衰。白日堂堂去,长绳不可羁。

  • 《次韵莫令因迓使者同泛舟至漂神已而误焉问宿》

    璧月俨中悬,村空听悄然。借床依树阁,辍棹上滩船。物外我怀趣,区中公了缘。异时殊出处,安否要诗传。

  • 《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轲死无传直至今,孔明曾一正人心。拔刀斫石今犹愤,何况当年感激深。

  • 《初至豫章二首》

    邦人知我入城闉,夹道焚香喜色新。愧我倦游灰百念,顾将何以慰斯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