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二时歌》

日出卯,斋粥无□心觉饱。
钵盂洗了自闲闲,方信赵州机便巧。
师子见,全牙爪,惊杀百年老虎豹。
捏怪文殊劈脑骑,二乘皆道庄严好。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十二时歌》是宋代僧人释印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述日出时分为主题,通过描绘清晨的僧人斋食、洗钵盂的场景,展现了佛教的修行精神和禅宗的境界。

诗中提到了日出的时辰“卯”,以及僧人在清晨斋食时享用粥食的情景,使人感受到一种朴素而充实的生活态度。钵盂被洗净后,僧人们沉浸在宁静自在的时刻,感受到赵州机巧的智慧。这里的赵州机巧指的是赵州禅师,他以机智和巧妙的回答而闻名,此处应该是指僧人们在清晨禅修时,通过静心与自然相融合,体悟到禅宗的奥义。

诗中还出现了文殊、二乘的形象。文殊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智慧和文化;二乘指的是声闻和缘觉二乘,即佛教修行的两个层次。这些形象的出现进一步强调了禅修的重要性,以及修行者通过禅定和智慧的培养,能够达到庄严和美好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禅修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宁静与满足的情感,以及修行者通过禅定和智慧的修炼,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追求,更是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体现了佛教思想中追求解脱和内心平静的理念。

  • 《潘紫岩与余赋雪约不得用色数并实字及比喻》

    不似寻常冻,俄而散漫飞。羞明犹欲落,等伴未全晞。承得圆还碎,看来是复非。积深仍密密,舞急转霏霏。弗是筛成细,何如拾取归。今焉皆璀璨,昨者只浽(左虚右亢)。扫去依元有,呵来忽渐微。乱飘寒转甚,相映远生辉。莫踏凹中满,遥知凸处肥。严凝吟不厌,凛冽饮无威。赏翫真

  • 《霜夜》

    梅花欲动梦魂狂,橙子闲搓指爪香。莫怪草堂清到骨,一梳残月伴新霜。

  • 《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

    老君台上凉如水,坐看冰轮转二更。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蛟龙并起承金榜,鸾凤双飞载玉笙。不信弱流三万里,此身今夕到蓬瀛。

  • 《杨君宠示嘉篇次韵奉和》

    江湖一别岁经旬,携手重游上苑春。华发满头犹未仕,少年得意果何人。利名机浅贫奚恤,道义交深老益亲。清世怀文终有用,穷途宁久困无津。

  • 《挽宁宗皇帝章六首》

    至道天同大,清心水不浑。六宫行幸少,尺宅炼真存。厌代金鉴殿,收魂玉帝垣。星辰罗上界,还奉太微尊。

  • 《题画》

    芙蓉城外锦生香,楼阁凭虚晚更凉。欲把书筒乞南使,不知何处是金堂。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