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午,大地元来没寸土。
天上天下独为尊,耀目连晴无可睹。
石巩痴,逢马祖,自己如空谁射弩。
三平了道劈开胸,不拄箭锋徒自苦。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十二时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阳南斗高挂天,大地本无一寸土。
天上地下我独尊,明亮无云难观瞩。
石头牢固执着愚,遇见马祖心如虚。
自己如同空无物,有谁能射中箭锋?
三平了道劈开胸,不依赖箭尖自受苦。
诗意和赏析:
《十二时歌》描绘了太阳高悬南方,大地无土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天上天下独为尊,以及明亮的天空连绵晴朗,表达了自然界的伟大和壮丽。诗中的石巩和马祖象征着执着和空无,诗人自问自己如同虚空,无物可射中箭锋。接着,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追求,他不依赖箭尖而自愿拆开胸膛,自我苦行。整首诗抒发了诗人超越尘世的心境,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和解脱。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思想境界。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个人对自由和心灵解脱的渴望。通过运用对比手法,将天上天下的壮丽景象与自己的微小存在相对照,诗人呈现了一种谦逊的态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追求者的警示,即不要依赖外在物质,而是在内心中寻求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这首诗词充满了禅宗的哲理和超脱尘世的风格,展示了宋代佛教文化的影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境界的思考,诗人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整首诗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内心解脱的追求,使读者在静心体味中感受到禅宗的智慧和悟道的力量。
吴洲四月尚春衣,日暮停舟转翠微。又喜清辉山顶见,不妨疏雨树头飞。黄鹂入寺浑相识,白月当门恰送归。灌木阴阴萍沼绿,重游心念故人违。
弦歌到处即熙然,桑柘青含淡淡烟。肯倩奇花树民怨,为人岁岁作春妍。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眼底高年,如老曾仙,斗南一人。能持齐守戒,香山居士,乐天知命,康节先生。满眼儿孙,满堂金玉,多宝如来现後身。真堪羡,有许多福力,越见精神。庆公今日生申。喜渐近中秋对月明。这平生积善,三千功行,前程享福,八百椿龄。见说寿筵,大开佛事,煮鹤炮龙烙凤麟。从今後,
将命长须脚未移,联翩客马已来齐。菊花旋采浮云液,罗{贴莫}宽围护麝脐。醉里有诗皆虎凤,区中无物不虫鸡。主宾等是龙津客,未分金鳞卧瓮虀。
淮海行摇落,文书亦罢休。风霜欺独宿,灯火伴冥搜。笳动末楼晓,参横粉堞秋。更拚飞镜破,应得大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