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花开处青鸠醉,桑椹甜时紫鸽忙。
正是三眠三起日,送蚕小妇出烘房。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十村绝句》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花开处青鸠醉,
桑椹甜时紫鸽忙。
正是三眠三起日,
送蚕小妇出烘房。
【译文】
桐花绽放时,青鸠陶醉其间,
桑椹成熟时,紫鸽忙碌不停。
此刻正是三次安睡、三次起床的日子,
送别蚕娇小的女子离开烘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的景象,展现了农民在农事劳作中的生活场景。桐花盛开时,青鸠被花香所吸引,陶醉其中;桑椹成熟时,紫鸽则忙碌地采摘果实。诗人以桐花和桑椹来象征不同的季节和农事活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们的勤劳。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农村妇女的劳作,她们遵循着规律的作息时间,早起晚归。诗人以"三眠三起"来形容她们规律的生活节奏。最后两句表达了送别蚕娇小的女子,她们离开烘房去进行与蚕丝相关的工作,这也是农村生活中的一部分。
【赏析】
《十村绝句》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农民的勤劳。诗中运用了桐花和桑椹等自然景物作为象征,使诗词更富有意境和感染力。
诗人通过描绘青鸠陶醉于桐花盛开和紫鸽忙碌于桑椹成熟的场景,展示了自然界的丰收和繁荣。而描述蚕妇送别小妇离开烘房的场景,也表达了农村生活的辛勤劳作和农民对农田的关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美好和辛勤,给人以自然和宁静之感。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和农民的辛勤付出,同时也引发对农村生活的思考和赞美。
三年不上邺王台,鸿雁归时又北来。水底旧波吹岁换,柳梢新叶卷春回。尘沙浂漠凋双鬓,箫鼓匆匆把一杯。劳事欲歌无与和,衰颜思见故人开。
江上清风月在山,叶舟赤壁蜕尘寰。坡仙心事君知否,不取一毫天地间。
所思兮何在?乃在西长安。何用存问妾?香□[1]双珠环。何用重存问?羽爵翠琅玕。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自深。
北幸和林幄殿宽,钩丽女侍婕妤官。君王自赋昭君曲,敕赐琵琶马上弹。
汉兴文艺推儒首,谏议才能□□师。更向谢岩镌丽句,清风千古照江湄。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