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适安旅次》是宋代诗人杨冠卿所作,描绘了一幅山郭萧条的晚景,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寂寥之美。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郭萧条晚,
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
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
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
不碍短长吟。
译文:
山中的城郭在寂寥的晚上,
秋天的庭院幽深而美丽。
微寒笼罩着夜色,
微风吹过孤零的蟋蟀声。
茂密的竹林中隐藏着翠绿,
孤独的云彩带来夜晚的阴影。
这里有着幽深而有趣的景致,
不妨碍我短暂或长久的吟咏。
诗意:
《适安旅次》描绘了一个山中城郭的秋夜景象。整首诗以寂静、幽深和朦胧的意象展示了秋天的特色。山郭萧条,景象凄凉,暮霭中笼罩着微寒,微风吹过孤独的蟋蟀声,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感觉。茂密的竹林隐藏在深处,翠绿的颜色点缀着诗人的视野。孤独的云彩带来夜晚的阴影,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整首诗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杨冠卿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幽深而有趣的意趣。
赏析:
《适安旅次》通过对山中城郭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展示了寂静、幽深和朦胧的秋夜美感。诗人以淡泊的心态体验着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的宁静追求。他通过观察山郭中的景色,感受到了秋天的独特之美,并将这种美感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示了杨冠卿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诗中的山郭、秋堂、笼暮霭、疏砧、丛竹、孤云等景物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出深邃而静谧的意境。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安详、幽静的秋夜世界,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适安旅次》是杨冠卿独特的山水田园诗作,抒发了他对秋夜静谧美感的体验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通过细腻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幽深,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中细小而美好的事物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内心的净化。同时,诗人以淡泊的心态对待世间的繁华,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融合,赋予了这首诗以深远的诗意。
总之,《适安旅次》以其寂静而幽深的秋夜景象,展示了杨冠卿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传递了宁静、淡泊和幽深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回归内心的美好体验。
佛法方当恶剧时,偃溪笑裹袖钳锤。不教管领千云衲,打彻头关更问谁。
早知皆是自拘囚,年少因何有旅愁。自是不归归便得,陆乘肩舆水乘舟。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幸际清时息五兵,舌顽无处说纵横。蚁封一梦难分别,蜗角千年强斗争。丹壁邮亭新蜀道,白楼烽戍古邾城。自知夜半徒兴舞,移远寒鸡不使鸣。
梁家天子抱琵琶,泪洒华林御苑花。今日闻韶无处所,雁烟蛩雨属他家。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