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独化陶钧运圣谟,八方寥廓入雄图。
将军已勒边山颂,博士初修玉检书。
西望忽惊新石阙,东来不是旧金舆。
编年谁秉丹青笔,流落周南一腐儒。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独化陶钧运圣谟,
八方寥廓入雄图。
将军已勒边山颂,
博士初修玉检书。
西望忽惊新石阙,
东来不是旧金舆。
编年谁秉丹青笔,
流落周南一腐儒。

中文译文:
独自领悟陶朱运行的圣谟,
八方来贡的壮丽景象融入宏伟图谋。
将军们已经在边山上吟唱颂歌,
博士们初次修炼玉制的检验书。
西方望去,突然惊讶于新建的石阙(宫殿门楼),
东方而来的,却不是旧时的金舆(皇帝的车马)。
编年史的作者是谁在执掌着丹青笔,
我流落在周南,成为一个腐朽的儒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宋神宗皇帝的悼念之情。诗中描绘了神宗皇帝治理国家的伟大图景和他的才华横溢。诗人通过描述将军们在边山上吟唱颂歌,表达了对神宗皇帝在边疆防御上的杰出贡献的赞美。同时,博士们修炼玉制的检验书,展示了神宗皇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诗中还描绘了西方新建的石阙和东方来的非旧时金舆,这些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变迁,以及神宗皇帝的离世。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心境,他是一个流落在周南的腐朽儒者,对编年史的作者充满了疑问和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神宗皇帝的赞美和自身的反思,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神宗皇帝的深深怀念之情。

  • 《寒食临川道中》

    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日落啼鸦随野祭,雨余荒蔓上颓垣。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 《又和单丞咏梅》

    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 《江月五首》

    四更山吐月,皎皎为谁明。幽人赴我约,坐待玉绳横。野桥多断板,山寺有微行。今夕定何夕,梦中游化城。

  • 《即事》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 《下渚湖》

    春渚连天阔,春风夹岸香。飞花渡水急,生柳向人长。远岫分苍紫,澄波映渺茫。此身萍梗尔,泊处即吾乡。

  • 《送苏屯田知单州》

    佳郡望都城,相闻击柝声。宾朋缠执别,耆旧已前迎。彩服当年戏,骊驹此日荣。弦歌应尽在,琴调不须更。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