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两溪水色异,苕清霅浑犹渭泾。
又闻发源自天目,悬高坠峻如建瓴。
日夜滚滚流不止,尽过白蘋红蓼汀。
流入太湖不复辨,挹之但闻鱼鳖腥。
堪笑人生亦如此,百年汲汲劳其形。
到头富贵亦何用,一卧泉下无由醒。
争似渔翁扁舟独往最脱酒,七十二峰相对长青青。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苕霅歌》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两条溪水的景色和它们的起源,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两条溪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溪水从天目山发源,流淌过清澈的苕水和浑浊的霅水,如同渭泾河流。溪水奔流不息,经过白蘋和红蓼的汀岸,最终流入太湖,水的清浊已无法区分,只闻到其中的鱼鳖气息。诗人通过描绘溪水的流动,抒发了对人生短暂而劳累的感慨。他认为人生追求富贵和功名,最终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与渔翁独自乘舟、悠然自得的生活相比,人们的忙碌和追逐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溪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苕水和霅水象征着人生的起起落落和喜悲离合。苕水清澈明亮,而霅水浑浊混沌,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反映了人生中喜与悲、繁华与平凡的不同境遇。诗中的溪水流动不止,日夜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白蘋和红蓼的汀岸代表了人生的喜乐和烦恼,而最终流入太湖的溪水,失去了个性和特征,只剩下鱼鳖的腥味,象征着人生的终结和无常。
诗人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觉悟。他认为追求富贵和功名的努力都是虚幻的,最终都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与之相对的是渔翁,他独自乘舟,远离尘嚣,以简朴自得的生活态度面对人生。这种对比呼应了佛教的思想,强调了无常和无我的观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名利浮华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向往。
总的来说,《苕霅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短暂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富贵和名利的淡然态度,倡导简朴自足的生活态度。这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对人生和自然的观察,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