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倚醉不成歌。
纤手掩香罗。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
相见时稀隔别多。
又春尽、奈愁何。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少年游》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少年游荡时的情感和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少年游
含羞倚醉不成歌。
纤手掩香罗。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
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
相见时稀隔别多。
又春尽、奈愁何。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少年游荡时的情景。诗中的主人公含羞怯于倚酒而不敢歌唱。他纤细的手掩盖着香罗,脸上带着娇羞之色。他伏在花前,借着烛光,偷偷传递深情,酒意涌入他心中像横波一样涟漪。他看着酒杯中的酒,心思变得迷乱,眼神含情脉脉,眼睛微微闭合。彼此相见的时候很少,分离却很多。春天又将结束,他感到无尽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少年游荡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诗中的少年在酒的作用下,含羞怯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用手掩盖着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娇柔和羞涩。他偷偷地传递深情,借着烛光和花朵的映衬,表现出他内心的浪漫和柔情。他看着酒杯中的酒,心思迷乱,眼神含情脉脉,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少年与心爱的人相见的时候很少,分离却很多,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隔阂和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又春尽、奈愁何"作为结尾,表达了少年对时光的流逝和无尽的忧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含蓄的描写,展现了少年游荡时的情感状态,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刻画了少年的柔情和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少年游荡时的情感起伏和情绪变化。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回味。
倦缘闲景散闲情,人未归庵户不扃。试拨柴烟寻宿火,旋添泉水洗茶瓶。黄花采采盈衣袖,橡实离离傍生萍。何日一邱藏曲折,与君同伴劚青冥。
雨声更霰雪,昏听达清晨。自笑能吟客,常为不寐人。絮寒勤拭涕,箦响惧翻身。苦语知谁会,应堪泣鬼神。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冀永南山寿,欢随万福延。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洋溢。尽教愿乞,兵厨闲秩。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
供奉官郑文,尝官于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以遗余。冶铸精巧,非锻冶所成者。雨余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蛇行空中如枉矢,电光煜煜烧蛇尾。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上天蛇入水。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细看两肋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苏子得之何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