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
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荐士满朝称弟侄,
教民到处过儿孙。
就中治陕偏清净,
不似侯门似道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大同王太尉,即知府,治理下的情景。知府荐举的贤士满朝廷,他们被称为知府的亲戚弟侄。知府教导百姓,让他们的子孙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在众多的治理地区中,陕西地区的治理特别清净,与侯门和道门不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写知府大同王太尉的治理来传达几个意象。首先,荐举贤士满朝称弟侄,表明知府为国家选拔了一批有才德的人才,这体现了他的明智和贤能。其次,知府教导百姓,使他们的子孙能够享受幸福的生活,体现了知府的关怀和教化。最后,诗中提到陕西地区的治理清净,与侯门和道门不同,显示了知府治理下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状况。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言简意赅。通过几个简短的描述,传递了知府治理下的良好局面和与其他地区的对比。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使得清净的陕西地区与繁华的侯门和道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知府的治理成果。此外,诗词还展现了诗人对知府的赞颂和对其治理精神的称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知府大同王太尉的治理成就,突出了他的贤能和关怀,同时也通过对比呈现了治理下的陕西地区的清净和其他地区的不同。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知府的治理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

    破烟涵雨得春丛,想见当年老范公。多病未须求茗草,此诗浑欲愈头风。

  • 《壬寅生日别赋》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稍同气臭能□□,□□□□□□□。□□八旬苦多病,且须烂醉海榴前。

  • 《哀国子黄助教》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各秋。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曷其禀赋薄,安得

  • 《岐下秋书》

    碧树微凉露气清,感愁怀旧独含情。西楼月夜明如水,只欠桓伊一笛声。

  • 《答子有》

    高吟梁甫卧隆中,眼底驽骀不足空。清白自将千古月,温凉不定六明风。交梨火枣根苗长,翠竹黄花信息通。楼外秋莺强饶舌,笑人迟却黑头公。

  • 《过东林吊沈文伯一首》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宁虞就日馆,不返度淮舟。死节千年在,私家万事休。重来联句地,清泪接溪流。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