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上元旦早起赠同游者》
朝代:宋代
作者:张耒
夜来人散残更月,
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
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
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
重约黄昏信马行。
中文译文:
夜晚人们散去,残月依然挂在天空,
清晨的街道上,仍留存着昨夜车辙的痕迹。
彩灯装点的城市已经迎来了春风,
寒冷的木屋里,仍然覆盖着冬天的残雪。
勉强起身相逢,酒还未醒,
残留的膏油和昨夜的火光依然闪烁。
回到家中,再次拂去窗户上的泥土,
再次约定在黄昏时分,信马而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清晨的景象,以及作者同游者的相遇和约定。诗人通过描写夜晚人散的场景、残月和旧车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彩灯城市春风吹拂,寒木人家仍然覆盖着冬雪,表达了岁月更替的感慨和城乡差异的对比。
诗中的“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描绘了作者与同游者早起相遇的情景。他们可能是在前一天的欢聚中喝得醉醺醺,但仍然勉强起身,意犹未尽地继续相聚。残留的膏油和火光象征着欢乐的余韵,映衬出早晨的宁静。
诗的最后两句“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表达了作者与同游者的再次约定。归来后,他们会清扫窗户上的泥土,准备迎接下一次的相聚。诗中的“黄昏信马行”则显示了他们的约定时间和方式,充满着神秘和浪漫的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元旦早晨的氛围和人情景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流转和友情的珍惜之情。叙述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以及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生活和情感的细腻观察和表达能力。
强来便住无禁老,暗去难留不奈春。
十里西畴马送曛,晚风依约度溪云。悬知今夜桃花雨,一洗焦枯慰使君。
皇树擅芳传楚颂,厥包锡贡纪荆扬。逾淮易质从为枳,书尾重题未降霜。四老何须隐商岭,千奴谁为种龙阳。遥怜陆绩怀嘉实,归奉慈颜满袖香。
建炎恢圣统,太上极尊名。夏祀参天永,尧勋冠古荣。艰难成普业,付托本皇明。俯阅人间世,飚游跨九清。
归来陶隐居,拄颊西山云。
箧书如叶半飘零,尚自浮家客帝京。每遇事添新感慨,怕逢人说旧升平。山如有约青常在,发幸相饶白未生。便作阴谋犹是晚,栽松何日得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