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马粪巷,今涉牛矢岭。
无牛亦无矢,步步入佳境。
望我端人居,时焉一引领。
亦如马粪边,王谢芳更永。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上南行十二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闻马粪巷,今涉牛矢岭。
过去听说过马粪巷,如今我走过牛矢岭。
无牛亦无矢,步步入佳境。
虽然没有牛,也没有箭,但我步步进入美好的境地。
望我端人居,时焉一引领。
眺望我所居住的地方,时光引领着我。
亦如马粪边,王谢芳更永。
就像马粪的边缘,王谢芳名将永远存在。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婉约的笔触,表达了诗人方回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变迁和感慨。诗人回首往事,回想起过去曾听闻的马粪巷,而如今他却已经越过牛矢岭。虽然路上既没有牛也没有箭,但他却一步步进入了美好的境地。诗人抬头望着自己居住的地方,感受着时光的引领。最后,他以马粪的边缘和王谢芳名的永存来表达了对人生变迁和命运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马粪巷和牛矢岭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历程。马粪巷和牛矢岭作为具体的地名,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人生的起点和过程中的障碍。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越过了牛矢岭,表达了对于克服困难、追求美好的向往。诗中的“无牛亦无矢”一句,通过排比句式的运用,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武器装备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力量和追求。最后,诗人用马粪边和王谢芳更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人生转变和命运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永恒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强调了对内心力量的重视,并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示了对于命运变迁的深刻思考。
锦峰有使星,光芒夜烛天。闻道绣衣来,上应此星躔。儿童争迎拜,不敢持一钱。一钱不足云,爱心重留连。辄持一盂水,滴滴钓台前。
梅窗归坐几岁寒。老生涯、寂寞自便。最喜得、双双健,与粗茶、淡饭结缘。眉前把酒深深劝,这时光、惟有靠天。看许大、痴儿女,且随宜、笑到百年。
三省甲兵劳节制,八蛮烟雨入封提。雕弓晓射崖云裂,画角寒吹海月低。已喜皇威清海岱,邑封上将拜金泥。
偶趁秋风一到城,市尘湫隘败人清。牵丝聊作逢场戏,举眼那知得月明。寂外幡幢皆古意,堂边萱草自秋声。因过方寸观心印,见得泥牛入海行。
和彻诗篇得暂闲,落梅香里立栏干。新裁白紵春衫薄,犹怯东风一阵寒。
悲矣乎,杞人忧兮天莫支,权臣秉钧兮社稷危。外夷相侵民流离,大厦将倾谁设施。悲矣乎,吾将抱徐衍之石兮,歌箕子之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