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面吹香细细斟,青梅不厌绿杯深。
莺儿燕子能饶舌,要问先生学醉吟。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扇子诗》是李石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扇子为主题,描绘了扇子的美妙之处,并融入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领悟。
译文:
蜡面吹香细细斟,
向扇子上轻轻吹香气,
细细品味其中的芬芳。
青梅不厌绿杯深。
青梅的清香使人无法抵挡,
犹如深杯中的美酒,令人陶醉。
莺儿燕子能饶舌,
莺儿和燕子善于歌唱,
它们能够流利地叽喳鸣唱。
要问先生学醉吟。
如果想知道如何醉心地吟咏诗歌,
就去请教那位先生。
赏析:
这首诗以扇子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扇子的美妙之处。蜡面细细吹香,使人感受到扇子所带来的清新和芬芳。青梅的清香不仅令人陶醉,也象征着青春和生机。诗中的莺儿和燕子代表了自然界的声音和生命力,它们的歌唱充满了乐观和活力。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吟诗的渴望,向那位先生请教如何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整首诗以轻盈、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悟和追求。通过扇子、清香、鸟儿等形象的描绘,诗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清风拂面、花香袭人的意境。同时,诗中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人生的追求,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准的意象,将生活细节与情感融合,既展示了扇子的美丽和多样性,又透露出作者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能引发对诗歌创作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山郡不沟郭,荒居无翳壅。爱人忠主利,善守闭为勇。苟非小勤瘁,安得期逸宠。版筑恐土疏,襄城嫌役重。藩栅聊可固,筠篁近易奉。差池截浦沙,缭绕缘隈垄。矗似长云亘,森如高戟耸。预绝豺狼忧,知免牛羊恐。闾里宽矫步,榛丛恣踏踵。始果游处心,终日成闲拱。
长恨箫声隔粉墙。争教移住五云乡。一溪春水关何事,流水桃花赚阮郎。风搅梦,月侵床。情缘消得海生桑。鸳鸯不锁黄金殿,雌蝶雄蜂枉断
云冥冥,风凄凄。绮疏未白鸡已啼,角声才断辟朱扉。辟朱扉,款朝日。君王剑佩朝诸侯,赫赫明明光万国。
一水填却双星如约。乞巧谁凭。诉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怜不。悠悠岁月辞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碧梧小院风细,露槛同凭,昔年曾。
活人绝技古今无,名下从教世俗趋。坟土尚堪充药饵,莫嗔医者例多卢。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