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东南尽,清江吴越分。
修涂杂川陆,游役念良勤。
相从二三子,心期同欣掀。
逢幽不暂憩,何由解尘纷。
抗迹蹈奇石,扬情瞩流云。
崇林拥密翠,细草潜幽薰。
兰亭访旧游,昔尝览遗文。
有生怜共尽,兴怀岂惟君。
逍遥千载上,逸兴故不群。
风流咏觞乐,寂寂今无闻。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阴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刘子翚。这首诗词以写景抒怀为主题,通过描绘山阴地区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心境情感,展现了作者豁达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逍遥自在的追求。
诗词中的山阴地势东南尽、清江吴越分,描述了山阴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意味着这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修涂杂川陆,游役念良勤,诗人表达了自己勤奋修行、游历山川的心态。相从二三子,心期同欣掀,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游玩,彼此心灵相通,共同欣赏山水风光。逢幽不暂憩,何由解尘纷,诗人表示自己无论遇到何种幽静之地都无法暂停休憩,无法解脱尘世纷扰的束缚。
抗迹蹈奇石,扬情瞩流云,诗人以自己的身影踏上奇异的石头,抒发内心的情感,眺望飘动的云彩,表达了自己豁达奔放的心境。崇林拥密翠,细草潜幽薰,描绘了山林的茂密和细草的幽香,传达了山阴的美丽与宁静。
兰亭访旧游,昔尝览遗文,诗人提到兰亭,暗示他曾到过兰亭,寻访过古人的足迹,品味过历史的文化遗产。有生怜共尽,兴怀岂惟君,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共同追求的向往。逍遥千载上,逸兴故不群,表明诗人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境界,不受世俗拘束,追求独立的精神追求。风流咏觞乐,寂寂今无闻,描绘了当时的逍遥生活和欢乐的场景,但同时也暗示了此刻的诗人已经远离了尘嚣,不再被人所知。
整首诗词以山阴地区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以及表达诗人内心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作者豁达自得、追求自由和逍遥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我心境的表达,诗词唤起读者对山水的遐想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真我、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片帆寂寞绕孤村,茅屋惊寒半掩门。行草不成风断雁,一江烟雨正黄昏。
才高孰谓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
潮来潮去有何功,费尽辛勤辨一风。若使无风潮自至,信他海伯有神通。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羡天池鸟,不慕北溟鱼。瞬息乘风万里,铁翼云中舒。才到新西比利,已过乌兰巴托,瀚海览无余。谁谓乾坤大?浑似一沤夫。高歌倦,雄谈歇,展画图。长城蓦地眼底,岪郁盘云途。地上山山横黛,天上人人俯首,又见昆明湖。锦绣山河好,今朝气象殊。
南楼吹角正黄昏,城郭千字早闭门。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胡儿入塞应长泣,老戍临边几尚存。肠断关山今夜月,梅花落尽楚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