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群山里,知行第几重。
竹深春寺磬,滩急午溪舂。
残旭犹双塔,晴云只半峰。
岂无仙隐者,恨不少从容。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山行》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群山中度过了一整天,行走的次数已经多少了。竹林深处传来春天的寺庙钟声,急流的午后溪水敲打着舂米般的声音。夕阳残留在双塔上,晴朗的云彩仅占据了半个山峰。难道这里没有隐居的仙人吗?我心中留恋着这种从容自在的生活。
诗意:
《山行》以描绘山中行走的情景为主题,通过景物描写和感慨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展示了山中的景致,包括深山竹林、寺庙钟声、急流溪水和夕阳余晖等,这些景物与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感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既壮丽又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卷。
赏析:
《山行》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刻画出山行的景致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描述群山、竹林、寺庙、溪水等自然景物,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水世界。诗中的寺庙钟声和急流溪水的声音,以及夕阳的余晖,都给人以静谧、宁静、恬淡的感觉。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色的描绘并不是为了展示山水的壮丽,而是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对从容自在、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词中的“知行第几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行走次数的思考,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阅历。这句话同时也可以引申为对人生的思考,探讨人在日常行走中的体验和成长。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山行景致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从容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思考和反思。
晴窗睡起炉烟直。香云堕髻娇无力。溪水碧涵空。拒霜深浅红。坠鞭还驻马。缥缈珠帘下。自是意中人。临风休障尘。
复卦起潜龙。戊已微调未可攻。九二见龙临卦主,神通。从此炉中次第红。泰卦恰相逢。猛火烧乾藉巽风。炼就黄芽并白雪,奇功。还返归坤道如穷。
永夕坐暝久,萧萧猿狖啼。漏微砧韵隔,月落斗杓低。危叶无风坠,幽禽并树栖。自怜在岐路,不醉亦沉迷。
竹西歌吹荻花秋,遗老垂洟送远游。羌笛夜阑吹出塞,当年如此梦扬州。
故人何处。同在江南路。百种旧愁分不去。枉被落花留住。旧愁百种谁知。除非是见伊时。最是一春多病,等闲过了酴醿。
一闭幽堂十九年,万松手种已参天。懒随人乞郭东祭,自与母耕绵上田。试问拂云施鹤表,何如藉地荐豚肩。此身只合安闾里,长为先君扫墓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