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
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
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
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山堂鞏先生挽诗三首》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第一首:
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
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
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
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第二首:
山堂老宾客,世号挽诗人。
青史传名姓,白头在岁春。
才名赋浩气,学识动天文。
遗像犹独立,山川永记人。
第三首:
褒公遗事迹,前载山堂碑。
千古传忠诚,五云是令伦。
挽诗挚友志,铭名寿光辰。
伫立山堂外,追思感万分。
诗意:
这组诗词是姜特立为纪念山堂鞏先生而创作的挽诗。诗中描述了山堂鞏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他来自源远流长的家族,他的名字是鲁山宗。在他逃避战乱的时候,选择了江左作为避难之地。他的才华和学识广泛受人尊敬,虽然他在千里之外,但他的声誉和才华仍然传遍一门之中。诗人对山堂鞏先生充满敬意,称他为"山堂老",认为他的才名是无可争议的至公之才。
赏析:
这组挽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堂鞏先生的形象和他在文学界的地位。诗人通过表达对山堂鞏先生的敬意和赞美,展现了他对先生的崇敬之情。描写中融入了对山堂鞏先生家族的传承和他的才华学识的广泛赞誉,突显了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忠诚品质。通过这组诗词,诗人表达了对山堂鞏先生的思念之情,并将其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这组诗词充满了对先生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文学和学识的崇高追求,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宠任辞枢极,新居卜月山。人从生处乐,天与老来闲。翠拥千峰秀,罗萦一水湾。佳哉得真乐,恨不早知还。
落日燕城下,高台草树秋。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沦海谁青眼?空山尽白头。还怜易河水,今古只东流。
官舍古城隅,西斋何寂寂。种竹幽趣深,开屏翠光滴。青山露南墙,落日明东壁。危台起其傍,其隰坐可觌。岁暮野田空,天高霜隼击。更怜风月时,几弄林间笛。
天申圣节礼非常,躬率群臣上寿觞。天子捧盘仍再拜,侍中宣过近龙床。
客心暮千里,回首烟花繁。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羁人怀上国,骄虏窥中原。胡马暂为害,汉臣多负恩。羽书昼夜飞,海内风尘昏。双鬓日已白,孤舟心且论。绣衣从此来,汗马宣王言。忧愤激忠勇,悲欢动黎元。南徐争赴难,发卒如云屯。倚剑看太白,洗兵临海门。故人亦沧洲,少别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於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