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台》

蜡屐恣幽寻,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千峰供俎豆。

作者介绍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作品评述

《山台》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间穿着蜡屐,自由自在地探寻幽静之地,但尚未找到真正的要领。当他登上山顶,眼前展现出千峰万壑,仿佛是供奉祭祀的器皿和豆粒。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山间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蜡屐恣幽寻,
未能得其要。
登临一放目,
千峰供俎豆。

译文:
穿着蜡屐任意探索幽静之地,
却未能找到其中的真谛。
登上山顶一抬眼,
千峰如同供奉的器皿和豆粒。

诗意:
诗中的"蜡屐"象征着作者在追求幽静之地时的自由自在,但他意识到自己尚未找到真正的宝藏。当他登上山顶,眼前的壮丽景色给他带来了启示,山峰如同供奉的祭器和豆粒,显示出大自然的庄严和宇宙的神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作者对山景的感悟和内心的追求。通过"蜡屐"和"幽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山间自由徜徉的状态,但又感到未能把握其中的精髓。登上山顶后,眼前的壮丽景象给他以启示,千峰的景象仿佛是供奉的祭器和豆粒,彰显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庄严。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人在追求幸福与真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在大自然的启示下,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这种对山景和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 《峡中晚春》

    临水桃花已乱飞,向人浑似诉离披。溟濛细雨春风暴,还是青林生叶时。

  • 《咏道中所见》

    倚杖寒山暮,高杉韵细飔。归舟藏别蒲,落日映荒陂。碧涧流红叶,黄猿领白儿。石桥南畔路,岑渚复幽奇。

  •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额黄肌粉斗新妆,春入园林度暗香。留滞江南归未得,一枝聊复沃愁肠。

  • 《西巡曲》

    飞轮击水日三千,咫尺长安在日边。试向茂陵高处望,未央前殿立铜仙。

  • 《寄鲁山兄》

    摇落山城暮,行人返照边。乱蝉鸣古柳,独鹤下遥川。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故应深夜雨,重忆对床眠。

  • 《题椿桂堂》

    早从孟母受诗书,晚见飞腾五丈夫。桂籍联名看衮衮,兰陔戏采极愉愉。已酬锺釜当年志,合入衣冠盛事图。教子荣亲谁不羡,堂成燕雀亦欢呼。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