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起首便渲染出凄怆悲凉的气氛。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张养浩的怀古组曲,站在对人生的深刻透视、对历史的大彻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气势苍莽雄浑,感慨深沉悲壮,风格质朴古拙,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
前两句所言情景,与史书本传所载的"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是完全吻合的。为百姓如此鞠躬尽瘁,赢得"满城都道好官人"的赞誉,而诗人本人却认为,为百姓应该更加尽心尽职。南吕·一枝花中的一首表达了这种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面对着众多的灾民,严重的旱情,政府的赈粮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虽然他个人曾上奏天子,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并带头拿出自己的财物作为救济之用,但严重的灾情又不是个人区区之力所能回转的。在心焚如火的情况下,不免产生了"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传载,张养浩"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张养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国为民的绝唱。
张养浩曲子总的是立意高远,感情深厚,气势雄浑,结构严谨。在这总的特色之下,每一类曲子又自有特色。写景曲轻快自然,飘逸闲适如行云流水;怀古之作境界阔大,沉郁雄浑,能够高度地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写官场仕途之作深刻悲怆,揭示出官场的本质和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远而感伤,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捧献在读者面前。
往时惠崇昼芦雁,对之如在江湖游。只今此图又精妙,中有千里潇湘秋。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与凡夫俦。吴松江长具区阔,天目虎丘青一发。西风九月粳稻黄,朔雁飞来翼相戛。农夫苦饥雁独饱,此意画师应识察。近者分明辨羽毛,远者缥缈瞻秋毫。或乘飘风入烟霄,或翳落日沉隍濠。
毛沧儿,毛沧儿,沧儿生在兰沧西。兰沧去天万有三千里,土人花脚金两齿。沧儿之父名声达天子,天子遣使远召之,沧儿随父来京师。沧儿年几何?三岁尚不足,两岁颇有余。顶犀眼漆唇抹朱,学语未成意态殊。麒麟之子,宛马之驹,产自绝域升天衢,人言传书有种非尔雏?尔父年几何?
下田已漫高田槁,太守来迟归苦早。忽傅亚倅府中来,太守停骖尚精祷。前日应祷五日期,今朝好雨随车归。迟速有期君解否,太守束装留不久。
花石倡优乐未央,四维忽绝失皇纲。犬戎便欲据中国,鹤驾知谁从上皇。云外安妃情已断,尘中仙伯恨空长。岂无拨乱济时策,久弃蒿莱不得将。
南极煌煌山川精,辉明渊耀为天经。化成仙人渡沧溟,黑风不作鱼龙腥。冉冉风气如云停,峨冠曳带从竛竮。修髯炯目玉鍊形,神光转映浮中庭,穹龟坐踞捐辎軿。辽东令威姓维丁,翔空欲下摇霜翎。予方厌世争腐腥,栖心玩域全撄宁。此图谁将揭素屏,细观混体通百灵。诛馘飞毒命门扃,
机输缠转,作者犹迷。顶{左宁右页}一著,独弄单提。自从蹈得这些子,便向风波险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