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居三首》

贵贱孰欣孰戚,穷通何损何加。
成毁举同堕甑,妍媸不属铅华。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作品评述

《山居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居三首》

贵贱孰欣孰戚,
穷通何损何加。
成毁举同堕甑,
妍媸不属铅华。

中文译文:

贵贱之间,哪个更快乐,哪个更悲伤,
贫穷与富有有何损益之处。
成功与失败都会有同样的结局,
美丑之间并不属于虚华的外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山居中对于贵贱、贫富、成功和失败等事物的思考和触动。作者通过对比贵贱、贫富的区别,表达了对生活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真实感受的追问。

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贵贱之间,哪个更令人欣慰,哪个更令人悲伤?这个问题引发了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思考。作者进一步思考,贫穷和富有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损益关系?作者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审视,暗示了贫富并非衡量幸福与痛苦的唯一标准。

在第三句中,作者指出了成功和失败都有着相同的结局,暗示了成功与失败的瞬息即逝,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会归于平凡。这种观点抨击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了追求内心深处的真实和平静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到了美丑之间并不属于虚华的外表。妍媸是指美丽与丑陋,铅华则是指化妆品。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物质表象的质疑,强调了内在品质和真实性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在抒发情感的同时,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财富、地位和外表的审视,呼唤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和追求内在美的重要性。通过山居的宁静环境,作者表达了对于物质追求和社会虚荣的批判,倡导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

  • 《赠雷卿张明府》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 《寓吴门十首》

    兴阑猛辍凌江棹,重看莺花茂苑春。归自乘流留亦好,浙风淮俗总宜人。

  • 《杂曲歌辞·妾薄命》

    草绿长门闭,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泣下故情留。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

  • 《奖菊二绝》

    菰叶离披藕叶欹,精神得似未秋时。西风坐断群芳路,不属黄花更属谁。

  • 《通仙洞》

    高龛险欲摧,百尺洞门开。白日仙何在,清风客暂来。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贾掾曾空去,题诗岂易哉。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丹山生鸑鷟,师子产狻猊。棒下摩醯眼,徒夸第一机。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