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槛小饮》

变秋长云豪,洒雨北风壮。
余熇尚争威,积晦颇异状。
山回攒枫颠,屋立悬狖上。
饮槛聚石为,歌筵注溪当。
欢言久喧哗,罢兴一怊怅。
旅人正飘飖,岂得谐放荡。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山槛小饮》是宋代文人曾巩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变秋长云豪,
洒雨北风壮。
余熇尚争威,
积晦颇异状。
山回攒枫颠,
屋立悬狖上。
饮槛聚石为,
歌筵注溪当。
欢言久喧哗,
罢兴一怊怅。
旅人正飘飖,
岂得谐放荡。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作者站在山槛上小饮,观察着自然界的变化。秋天的云彩翻转变幻,雨水和北风都显得强劲有力。作者感到夏天的余热仍在争斗,黑暗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形态。山岭回环,红枫飘摇,房屋悬挂在峭壁上。他在山槛上饮酒,聚集着石头,歌唱之后,酒注入溪水中。欢乐的言谈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结束之后,他感到一丝惆怅。旅人正飘荡在外,怎能有机会享受这般放荡自在的美好时光呢?

赏析:
《山槛小饮》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秋天山槛上的景象,通过描写天气、自然景观以及人物心境,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情绪。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象为主线,通过对云、雨、风、山、枫叶等形象的刻画,展现了秋天的壮丽和变换多样的一面。同时,通过描述作者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表达了对逝去欢乐的感慨和对旅途的思念。

诗中的描绘手法简练而精准,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和对比,使诗意更加丰富。例如,“变秋长云豪,洒雨北风壮”描绘了秋天天气的变幻和壮丽,通过对秋天元素的描述,增强了整体氛围的感受。另外,“余熇尚争威,积晦颇异状”以及“山回攒枫颠,屋立悬狖上”等句子,通过对热度和黑暗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夏秋之间的过渡和变化。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却融入了作者对自身处境和情感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这种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的手法,使得诗词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

  • 《姑苏杂咏 韩蕲王墓》

    宋室中兴日,将军武略优。功宜超贾邓,名耻并张刘。白马空前渡,黄龙竟北游。誓擒诸部种,还报两宫仇。朝使颁金册,边人识锦裘。跃戈冲野阵,横楫截江流。残虏亡魂走,中原指掌收。未终藩阃寄,已惑庙堂谋。坐散熊罴士,甘臣犬豕酋。和戎辞易屈,复汉志难酬。阙耸吴山晓,陵荒

  •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常武徂征,诗人所称。总干山立,厥象伊凝。

  • 《赠隐士》

    夫子才名重,贫居志未劳。吟当寒夜苦,闲到白头高。心地通禅寂,田园近海涛。不知千载后,谁更续离骚。

  •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既为金界客,任改

  • 《次韵袁升之游云寺鸿庆院山茶之什》

    花发今年喜不空,一头肃客上萧宫。雪残千嶂独连白,风引双旌欲斗红。他日动名三事在,先春和气万家同,等间草木蒙湔祓,况入寻常顾盼中。

  • 《和子瞻司竹监烧苇园因猎园下》

    骏马七尺行冯冯,晓出射兽霜为冰。荻园斫尽有枯枿,束茅吹火初如灯。乍分乍合势开展,苍烟被野风腾腾。黄狐惊顾啸俦侣,飞鸟先起如苍鹰。须臾立旗布行伍,有似修蟒横冈陵。苍鹰猛犬出前后,缺处已挂黄麻罾。回风忽作火力怒,平地一卷无疆塍。商辛不出抱宝死,曹瞒逸去燋其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